说起读书,现代中国社会没有没读过书的人,只是读过多与少的区别。
上小学、中学读书,那是国民义务教育,社会要求你上学,家长培养你念书。9年学上出来,已熟读书报、通晓数理化生外基础知识。还不管有无天资,家长差不多都要追加读书量,倾其力给你报各种兴趣班,学一两门特长,增加你的才气,扩展你的知识视野。
高中毕业上大学,将近成年人,进入到专业知识的学习领域。实际之前已经有人提前走上专业道路,高中没升上的一部分孩子去了中专中技,学习各种技能知识,书还照样读,但已经与实践相结合。上了大学的属于幸运儿,他们漫游在经史文哲外管、艺体医及自然科学包罗万象细分的各级学科中,勤奋读书,汲取专业营养,所耗用的时间少则4年,多则近10年,为的是寒窗苦读,换来一生的专业道路。当然,毕业之初的路有的也并不平坦,有毕业既失业的,有所学非所用的。此种情况下,除了拼爹和机遇外,还得靠继续读书学习补上缺口,改变命运,总之不经历一番坎坷上不了正途。
离开学校门走进职场,不意味着告别书斋,正值年轻精力充沛,脑子好使,干事业的时光。结合岗位工作,专业实际读书是最好的学习方法,提升学历,争取升职,通过读书会扫除部分障碍。况且这时未婚或初建家庭,生活负担轻,时间充裕,除了工作需要外,个人其他爱好的培养也能够从读书学习中获取。
时光匆匆一晃中年,无论身在何种行业,凭着多年工作实践和手中拥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实际工作中都可称是一把熟手了。学习无止境,在发展中的社会,知识更新越发加快,在工业化社会学的东西,到了当今信息化社会不够用了,需要新的知识补充,否则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继续读书仍然是不二选择。这时候的读书不似以前,读的书多了,触类旁通的悟性得以充分显现,理解和接受知识的能力大大提高。
三言两语:闲聊读书
以上说的是另代人正常读书学习的生活道路,我们这一代没有这么幸运,时代的原因使正常读书学习之路被打断,中间失学几年,沉淀者被沉淀了,少数人抓住机遇进了校门,更多的人在实际工作中通过读书学习去增长才干。
老了,职场不需要了,年龄一到就退休。当然有些人凭身份、关系、能力还在发挥余热,但绝大多数基本都离开了工作岗位,回家颐养天年了。
老年人的读书学习与以往来说简直换了一个新天地,读书学习不再是为了人生奋斗,更多的是为了延年宜寿。晚年的学习堪称丰富多彩,琴棋书画体游,凭爱好及本人条件任你选择,只要有一技便能使你的生活变得有滋有味。
人老了眼神儿不济了,精力也不足了;“江湖”这么多年,见得也不少了,对什么事物都有基本判断力了,感觉一切均不太新奇了。像年轻时那样渴求知识,专注花长时间读书不太现实了,尤其是现在网络的发达,读书已经有些碎片化。
我不赞同晚年生活的读书学习带有自我强迫性,他应该是建立在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之上,想读点儿什么读点儿什么,想学点儿什么学点儿什么,学不成半途而废也不可惜,只要生活过的不无聊就可以。
作为老年人也不能认为学不学都晚了,没用了,实际上只要你头脑尚清醒,你的学习脚步就没有停。学习无止境,信息社会下,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就能接触到,比如网络,早已不是前些年看看网页,写写文稿,玩儿玩儿QQ游戏那么简单,网络购物、打车、订餐,转账理财、手机支付、人脸识别等,已走入大多数人的生活之中。这些新事物也得慢慢学着接受,靠学习逐步适应他,否则对个人的日常生活会带来诸多不便。
人老了,读书除了知识的学习之外,另外一方面是重在思考,读中学,学中思,通过读书对自身以往知识、经验教训进行客观的回顾与总结。当然事情巳过,历史不再重来,有点儿亡羊补牢之感,但总比没事可干,糊思乱想强得多。
近来,一款微信读书引来无数网友热捧,打开链接,一些大部头书籍进入视线。选择了一本书,本想每天看几章,无耐合上以后,也是精力有限,再没机会打开去细细品读。看来人到老年,要想做到孜孜不倦去啃长卷,记忆力和专注力早已不胜当年。
人老人了,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去读书,用之丰富晚年生活?这使我想起很多年前有人说的一句话:“……要带着问题学,活学活用,学用结合,急用先学,立杆见影,……”。我觉的这话没过时,而且对我们当前读书学习的态度、方法很有启发教益。用什么学什么,学中用,用中学,就是学以致用。那些用不着的或暂时不用的,大可以“束之高阁”,集中力量打歼灭战,把有限精力和时间用在当紧处,刀刃上,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当然,这只是对我等一般老年人而言,对于也属老年人中的圣人贤者,尽可以发挥多年经验与才干,去治国理政,科研深钻,著书立说,引领下一代人把社会推向前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