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与感悟
全文以拟人的手法,借一棵树之口说出了细密画的艺术理念和它与法兰克肖像画理念的冲突!这写作方法太独特了,可以称之为“陌生化”的手法,也可以说是以一棵树为视角的叙述角度。
这棵树感到自己很寂寞,并罗列出一二三点,说明它寂寞的原因。接着,写这棵树的经历,它是怎么来到伊斯坦布尔的。
通过这棵树,它看见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作者娓娓道来。跟着这棵树的感受去阅读,读来很新奇,很特别。
那么作者对于细密画的态度是什么呢?其实联系上文,表达了作者对西方写实风格的不喜,认为细密画这种有场景有意义的绘画风格更伟大,很明显,作者是希望能打破传统的,追求一种新的创作方式。
这么说不是害怕如果我是如此被画出来的话,伊斯坦布尔所有的狗都会以为我是一棵真的树,跑来往我身上撒尿,而是因为:我不想成为一棵树本身,而想成为它的意义。
几个角色提到这种活灵活现的肖像画,但是却有着不同的态度。姨父第一次看到肖像画之后,是欣赏、敬佩,和他之前认为的图画都有故事的想法不一致,这样的肖像画不一定是故事的延伸,而是画中人自己。
谢库瑞则是想到被以这种形式画下来,而感到兴奋,因为这样就会与后来的人们,或者不同时空、不同国度的人产生对话。
而树,它并不想简单的被画下来,不想流于表面的惟妙惟肖,而是想成为意义,这个境界是最高的。个人认为也是作者最遵从的艺术方式。
第四章中凶手也曾经提到过:一位细密画家有没有、该不该有自己的个人风格?一种属于他自己的色彩、他自己的声音?
很显然,当时的细密画严格统一规制,属于集体分工协作式的指定式产品,所谓画家是不能表达自我创作意识的提线木偶而已。
作者含蓄表达了细密画和法兰西写实派风格的冲突,也是凶杀案的原因吧!
读者也许会深思,绘画是什么?画得跟真的一样吗?这种画的意义何在?如果绘画是为了得到一张影像,那么绘画还有必要存在吗?
本文有部分内容特别有趣,摘录分析如下:
此刻,我身旁既没有其他修长的树,也没有草原上的七叶草,没有常用来比作撒旦和人的层层黑岩石,也没有天空中卷曲的中国式云朵。
作者对中国很熟悉吗?云朵还有“中国式”的?文中看到了一些关于中国物件内容的描述,我想,作者一定是熟悉中国的。
文中还看到了“漂亮男孩”的悲惨命运,中世纪也曾流行“同性恋”?漂亮男孩类似于中国的太监吗?
文中还写到把女儿嫁给侄儿,这不就是近亲结婚嘛,那个年代没有近亲结婚的概念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