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户人家有两个女儿,大女儿不肯嫁穷书生,小女儿只好接手去嫁,穷书生娶了小女儿后开始走运,但因为自己的一个念头,差点毁了前途。
这户人家姓黄,家里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容貌比小女儿略胜一筹,但小女儿更乖巧懂事,两个女儿年龄相差一岁。
眼看到了女儿待嫁的年龄,这大女儿早年就已经被许配给了董家公子,这董家早年也是一个大户,只不过后来家道中落,家里只剩孤儿寡母两人了,董公子只管读书,要去参加科举,家里的事基本由母亲操持,而董母也没有什么活计,只靠帮人缝补衣物等度日,所以家境十分贫寒。
那黄家大女儿听闻董家这个状况心里十分不高兴,一直就埋怨父母为什么给自己选这样一个人家,非常不情愿嫁。但父母是讲究信用的人,并没有因为董家没落了就悔婚,还是在约定成亲的日子里送女儿嫁过去。
黄大小姐在成亲当天哭哭啼啼,一点也不愿意化妆,迎亲的队伍来了,她却把自己关在房里不愿意出来,这时小女儿也看不过眼了,忍不住在外面说了几句,那里面的姐姐就受不了,怼了她:“那姓董的那么好你怎么不去嫁,爹妈又没让你嫁给这个穷鬼,我就不嫁。”
小女儿听姐姐这样任性的话就说:“是呀,要是爹娘把我许配给董家我肯定会嫁过去,决不反悔。”
![](https://img.haomeiwen.com/i20011005/aa5c94a5c75e6274.jpg)
这时,那家丁来禀报说迎亲队伍见接不到人就想走了,这可把黄老爷两口子急坏了,这要传出去还不被人笑话说自己家嫌贫爱富,女儿没家教,正急得团团转时,听见两姐妹的对话,夫妻两商量一下,不如将小女儿顶替大的出嫁算了。
母亲把小女儿召唤过来对她说:“我的儿,你看你那不听话的姐姐不愿意出嫁,要不你来顶替你姐姐嫁给那董公子,咱们不要看他们家现在不好,谁又能说以后怎么样呢。”
小女儿不忍心见到父母为难,就答应了,父母非常高兴,连忙让婆子帮女儿梳洗打扮就嫁去董家了。
那董公子后来也知道了这件事,对于妻子就多了一分感激,这黄二小姐虽然容貌平平,身材也平平,但性格温顺和蔼,和婆婆相处得也好,日子虽然平淡倒也安稳。
自从黄小姐嫁过去后,董公子就来了好运,不久后就考取了秀才,还要去参加乡试,某天路过一家叫同德的客栈,在里面住下,客栈主人对他非常客气,热情招待,并对他说了一件事:“我在前天做了一个梦,梦里有一个神仙对我说过两天会有一个姓董的人来投宿,这个人是解元,要好好招待他,我就一直留意姓董的,果然等到你了。”
董公子听客栈老板这样说,深信不疑,心里有些得意自负,不禁想道:“假如我真的中了举人,我要把家里的夫人换了,换一个漂亮的,不然带不上大场面去。”
谁知道放榜后他并未考上,他觉得非常沮丧,也没脸见客栈老板,就灰溜溜跑回家了。
又过了三年,他又去应考,这次他觉得客栈老板应该会忘了这件事,就大大方方又进这家客栈住下了,不料老板一眼就认出他了,还是热情招待他。
董公子只好羞愧地对老板说:“三年前我没考上,实在没好意思见你。”
那老板说:“这没什么啊,是梦里的神仙告诉我事情真相,你是不是打算考上后把家里的妻子休了换一个?”
董公子听了大惊:“这,这你怎么知道的?”
“也是梦里的神仙告诉我的,他说本来三年前你可以考中的,但是因为你一个念头,嫌弃妻子,所以你才名落孙山的。”老板如实回答他。
董公子听后脸一阵红一阵白,心里十分懊悔,这才知道一个人的起心动念并不是只有自己知道,这天地鬼神统统都知晓,甚至别人也能知道,不禁心惊。
那客栈老板见他这样就宽慰他:“只要公子自重自爱,坦坦荡荡,自然就能考上的。”
董公子再也不敢有半点妄念妄想,心里对媳妇升起了感激之情,又想了很多媳妇的种种好处,越想越觉得自己的媳妇哪哪都好,捡到宝了,一定要倍加珍惜。
当他升起种种好的念头后,果然这次顺利考上了举人,回家后他真心真意对待自己的妻子,家境也逐渐富起来,妻子的容貌竟然也悄悄发生改变,虽然不至于倾国倾城,但有一种独特的韵味气质,很是耐看,夫妻俩更加恩爱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0011005/0d3d60e73a173021.jpg)
再说那个黄家大小姐后来如愿嫁个了一个富家公子,谁知道这是个富二代,天天不务正业,吃喝嫖赌样样有,时间过不了多久家产就被他败光了,还欠了一屁股债,后来更是跟人打架被打死了。
黄大小姐看看自己再看看妹妹,后悔不已,后来又听说妹夫又考上了进士,心里很不是滋味,感觉万念俱灰,索性就削发出家当尼姑了。
听说妹妹家很富有,就打发小尼姑去跟妹妹家讨点东西,妹妹听说了姐姐的事,没想到姐姐竟然出家了,也只好随她了,就给了一些绸缎布匹给小尼姑带回去给姐姐,为了路上安全,她把一些银子藏在布匹里面。
那姐姐拿到布匹后气恼地说:“我要这绫罗绸缎干什么用,不能吃不能穿,倒不如给我一些银子实在,真抠。”说完就让人把东西送回去给妹妹了。
妹妹夫妻俩见小尼姑又把东西送回来了,觉得奇怪,听了小尼姑传达了姐姐的话才明白过来,董公子哈哈大笑道:“这一百两银子你姐姐都消受不了,我还能说什么呢?这都是命呀。”
说完就拿了五十两银子让小尼姑带回去给姐姐,让她转告姐姐:“一百两消受不了,只能给五十两了。”
那黄家大小姐拿着五十两银子一声叹息:想不到自己当初嫌贫爱富,到头来最穷的反而是自己。自己真是无福消受荣华富贵。从此后她一心向佛,再也不问世事。
故事改编自《聊斋》。聊斋的故事多数讲的是一些因果规律的道理,这个故事里大小姐眼光短浅,但最根本原因是她自己福报浅,而二小姐傻傻的听话,做好自己本分,最后却得到好结果,还有他丈夫,就起了一个念头就差点断送了自己的前途,因此我们要知道“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要打破这个规律就是多多修福积德行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