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很忙,本来打算晨读继续水下去的,但是想到哪怕一个读者打开我的晨读,代表的都是我自己的个人品牌,不想让相信我的人失望,不想让自己放任下去,看到群里好多伙伴都是半夜发晨读,我并不是孤单一人,所以果断爬起来认认真真得写。若是原来,我一定遵循:完成比完美更重要,继续水下去了。
对自己,不再糊弄。
为什么会说明上面一段话?因为想要说明我在改变。
为什么要说明我在改变?因为想要说明人会改变。
为什么要说明人会改变?因为想要说明一些绝对化的言论都不会太靠谱。
比如:色眼识人。
2.
很多人通过对方喜欢的颜色、衣饰的颜色去判断一个人的性格,在我自身经历来看,这有些不靠谱。
刚刚看了香香的晨读感悟,确实每种颜色都有不同的象征,但是一个人可不可以同时喜欢多种颜色?可以,我就同时喜欢白色、蓝色、绿色,现在又加了粉色。
而且每个人对于喜欢的颜色应该也会有要求的,比如白色我喜欢纯纯的白色,蓝色是淡淡的天空蓝,绿色是清新的嫩绿,粉色是特别粉嫩的那种。
尽管我喜欢这四种颜色,但是并不代表我平时在选择日常穿着的时候,就会选择这四种颜色。先抛开耐脏与否之说,单从衣服的款式和颜色的搭配来看,我选择衣服也并不只是看喜欢的颜色的。
有时候很喜欢这个颜色,但是搭配上自己不喜欢的款式,我是万万喜欢不起来的;有时候不喜欢的颜色,却搭上特别精巧喜欢的款式,也许就会有特别的味道,自己也会格外喜欢;当然如果颜色和款式都是自己中意的,那就一定会是惊喜了。
另外,我们选择衣服,和平时所用物品的颜色时,考虑的也并不只是自己是否喜欢这个颜色,还有很多外部因素所影响。
比如当天的天气,当天的心情,朋友的建议,场合的需要,年龄的限制等等。
3.
再就是每个人喜欢的颜色,也会不断变化的,我记得我的颜色喜欢史是这样的:
黄色——蓝色、白色——绿色——粉色,直到现在我没怎么有最喜欢的颜色,同时喜欢很多种颜色。
虽然没看过乐嘉的《色眼识人》,但是我想色眼识人是有前提的:每个人深入思考后,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的生命之色,或许能够有效,但是谁又能说自己的生命之色不会变化呢?
问题是:能有多少人能就这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所以,色眼识人,是有前提的,更不是绝对的。
事实上,生命中没有绝对,没有到生命的最后一秒,谁又能绝对的说什么呢?
(以上仅是我根据自己经历整理的一些想法,没有经过另外的咨询,所以仅是一家之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