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件:
中午,孩子在做作业,我收拾好厨房,准备回顾一下上午叶子老师的讲课。
刚戴上耳机,孩子就说有个题不会做。我心里有点烦,怎么就那么让人不省心?刚说了一个“你”字,我就发现自己有情绪。是心浮气躁,这种情绪是我的问题,是我想要多一些时间的需求,也是自已没规划好时间的问题。这与孩子无关,我不能迁怒于孩子。我定了定神,放下手机,朝孩子走过去。
跟往常一样,我说,“你念题给我听。”大多数情况,只要不复杂,念完题目,也就差不多了。这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选择题,平常她都能很快做出。3+3+3+3+3+2,问可以用下面那道算式很快算出?我看她在每两个3的数字下面划了一条横线,就明白她被选项里6当第一个乘数搞晕了。
我提醒她数一下有几个3,她不耐烦的说,“我已经告诉你了,有五个”,我说:“最后一个是2,那下面的备选答案里有6×3,那要怎么样啊?”她说:“6×3+1”。她才刚说完。我就叫起来:“怎么会加呢?我告诉你,是减一。”说完我就直瞪瞪的看着她。她闭了一下眼睛,说了一句:“你过去了,现在我会做!”我有些生气,说:“你这人怎么这样呢?我教你还这个态度!”我还想继续,她大声说:“你过去,我自己会做!”
二、之前的感爱和做法
肯定是揪住她的态度不放了,我会怒气冲冲,开始巴拉巴拉讲道理。通常接下来她会捂住耳朵,或者把身子转过去,不理睬我!然后我就会更生气,会把她强拉到自己面前来斥责,她就会哭,我会说,“你哭什么哭?错了,还不知道认错!你耍什么赖?”甚至有的时候我会把手抬起来威胁她,或者会把身边的什么物品弄得大声响。然后就是她哭的更大声了,我更难受了。
三、现在的感受和做法
她一闭眼睛,我就发现她有情绪。我的语气和态度不对。急躁和声音大,这是我的错。所以当她说,“你过去了,我会做”的时候,我是有点生气并责备她,但声音小了,底气不足。看我还想继续说什么,她再次叫我过去的时候,我就有点按耐不住火气。脸色肯定变了,好在最开始我有了觉察,心里不自觉地叫了停。
我不想重复旧情景的反复出现,气乎乎的跑到沙发上坐着。脑子里开始思考,这种情况应该要怎么去做?和孩子怎样沟通?才能达到我想要的目的?最后我决定找一个恰当的时机,在一个友好的氛围里跟她沟通,那是八大秘籍的第一条。
后来在上学去的路上,我们牵着手。看她高兴,我就说起她“那个态度”,她一下就我的手给甩开。我还是有一点生气,但没过一分钟,就转过身去拉她的小手。我笑着说,“你叫妈妈过去的时候,我很难过,现在你还不要我吗?”她看了看我,有些不好意思。我说:“那你上课去了,我一个人在家,可能会伤心!”她一下子就抱住我的胳膊,把脸贴到我的身上,说:“妈妈,我没有不要你,我错了!”我开心地把她搂过来。
四、未来如何更好?
今天的事件,以后要是再碰到,我首先会立刻向她道歉。我鲁莽的口气让她感觉不舒服。每个人都会有犯晕的时候,我应该给她足够的时间反应。我急躁地直接给出答案,没有帮助到她,减免了她的力量(不自信),也没有给她增加选择的机会(思考),是操控。所以她有抗拒的情绪是正确的,她也有拒绝沟通的权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