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先验的获义能力要形成经验,必须依靠重复。重复要成为经验,必须用某种方式重叠累加意义活动的印迹。
重复的意义最早被我们的祖先所认识,文王演先天八卦为六十四卦,最后一卦就是复卦,《篆辞》曰:“复,其见天地之心。”程颐解释说:“消长有因,天之道也……一阳复于下,乃天地生物之心也。先儒皆以静为见天地之心,盖不知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
存在主义的创始人克尔凯郭尔《重复》:“重复的是发生过的,正因为是发生过的,才使重复有创新品质。”
弗洛伊德《记忆、重复、贯通》:幼儿重复单调的游戏动作以及似乎无意义的发音,这是他对母亲欲望的取代;
德勒兹《差异与重复》提出,“柏拉图式回归”与“尼采式回归”这两种重复方式,影响深远;
米勒《小说与重复》把重复问题与文学研究结合,分析《德伯家的苔丝》《呼啸山庄》等7本著名的英国小说,提出了叙述重复的“异质假定”。
重复本身在意识中形成的压力,突破重复的无效性,催生人类文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