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田医生哈佛求学记》正文一----利用同时进行的原则,让人生加速
作者:吉田穗波(日本)
文/月出皎兮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早在几千年前,孔子老先生就开始感叹:时间啊,像东流的水,不分昼夜地流逝,一刻也不停歇!
各位书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读《吉田医生哈佛求学记》的第1章,让我们带着以下问题,开始今天的共读。
为什么人生规划和职业规划要同时进行?
01
吉田医生很久之前就想去美国留学,但觉得时机不成熟,这个愿望就一直搁置着。她一方面因为工作上,上司认为考日本的研究生就够了,另一方面是还有两个女儿要照顾。
吉田为什么要选择在这样的时候去美国留学呢?因为她人生的三大支柱是:想继续工作,想出国留学,想做很多孩子的母亲。作为一名妇产科医生,她深知女人生育有年龄限制,生孩子和出国留学两件事相互矛盾,但人生并不漫漫无期,一件一件做根本来不及,既然来不及,为什么不两件一起做?
基于这样的理念,她在准备出国留学时故意怀上了第三个孩子。而且因为怀孕,可以理直气壮地向上司提出:我想出国留学,但我用的是自己的产假和育儿假。
在出国留学和怀孕这两件看似矛盾的事情上,她充分地运用了同时进行,两者兼顾的原则,好处在于,两者同时做,则两者会同时完成。两年半后,当她从哈佛研究生院拿到毕业证的时候,她已经是第四个孩子的母亲了.
人生规划和职业规划之间并没有先后的顺序,很多职场女性,一定要先做出一番事业,才肯怀孕生子,而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耽误了最佳生育年龄。
02
在吉田医生的认知里,事情只分为两种,一种是不得不做的事,另一种是自己想做的事,把这两者兼顾起来,因为做了自己想做的事,而冲淡了不得不做的事带来的辛苦,更因为加入了想做的事,而增加做事的动力。
哈佛时间管理课程中有一句经典的话,不管怎样先开始。
是啊不开始,我们怎么就知道自己不会成功呢?
吉田医生想在下年的9月去美国留学,就必须在当年的12月1日完成入学申请工作,包括所有资料的提供和以及托福和GRE考试成绩达标,而她只有半年时间。
只有半年时间,相当于给自己设定了完成目标的期限,反而更容易激发人的潜能去专注地做事。反之时间越长,战线拉得越长,人容易产生疲惫感和懈怠感,真正用于留学准备的时间不见得会增加多少。
比如要求一些人在极短的期限内完成一件难度颇高的工作,一种人觉得期限太短,根本不可能完成,就直接放弃了;而另一种人则觉得,还有5天时间,说不定来得及,我不妨试试,于是他心中燃起熊熊烈火,撸起袖子加油干!
显然,能成事的肯定是后一种人,所以有时看待时间的态度也决定一个人的人生之路。这样的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获得了人生的“加速度”,自然也就会拥有加速了的人生。
同时去做几件难度极大的事情,自己的压力势必会无限增大,不否认压力会带来动力,但压力同样会带来情绪的低落和意志的丧失,信念一开始是只充满气的气球,如果没有持续定期地充气,它就会成为一只泄了气的气球,那么给信念这只气球充气,吉田医生又是怎么做的呢?
03
首先养成一个“寻找幸运的好习惯”。要让自己的心中充满自信,有根据的自信和没有根据的自信。有根据的自信就是自己学习了几个小时,做了几套习题等等能列出明确根据的事带来的自信,而没有根据的自信就是养成一种时时刻刻寻找幸运的好习惯,比如刚到车站,要等的车就来了,刚要过马路,红灯立马变成了绿灯。
其次与自己的梦想亲密接触。
在留美考试之前,吉田医生特意去了一趟哈佛,感受世界名校的风采,并与自己向往的专业教授见了面,这次旅行带给她极大的力量,帮她打开了很多干劲开关,干劲开关开得越多,就不那么容易一起关闭了。
再次把自己的目标尽可能的扩散出去。
中国人讲求低调,事情不圆满一定不能先对别人说,因为不成功会使自己的面子难堪。而吉田医生恰恰将自己想上哈佛的目标极广地散发出去,她让所有的老师同学朋友都知道自己的目标,让自己没有回头路。
总之吉田医生选择了一条同时进行,把不得不做的事和想做的事兼顾的道路,她给自己戴上了一副“我能行”的眼镜,做好了一切心理上和思想上的准备。
各位书友,今天的共读就到这里,在下一节里,我们将一同去探讨:如何利用时间密度,使时间价值最大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