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剧照。版权归原作者。)
各位亲爱的看官,这是2020版《花木兰》的剧照。永定土楼,是该电影的一个取景地。
可能,有的看官认为,永定土楼不如南靖土楼漂亮。况且,南靖土楼还有电影《云水谣》加持,名声颇大。
(《云水谣》剧照。版权归原作者。)
但是,笔者觉得,永定土楼更加原汁原味。因为原汁原味,所以更加耐人寻味。(如果,看官您不同意笔者的观点,欢迎指正讨论。)
如果亲爱的看官打算去永定土楼一游,笔者觉得,有两个土楼不应错过。其一曰“侨福楼”,其一曰“承启楼”。
(侨福楼)
虽然,侨福楼建成的历史不长,不过也就几十年的光景。但是,笔者仍然觉得,侨福楼真的不容错过。
根据当地人的说法,侨福楼,号称“博士楼”。据说单单这一座土楼之内,就先后走出10位博士。家里有即将参加高考的孩子的看官,是不是应该到此博一好彩头呢?
(侨福楼院内)
而对于那些尚且年轻的看官而言,侨福楼自有另外一番看头。
(《大鱼海棠》剧照。版权归原作者。)
曾经有一部差点轰动世界的国漫,主要场景,就是设定在此。对于一部雄心勃勃的国产动漫而言,把一座土楼作为背景,看中的,无外土楼所承载的深厚历史和文化内涵。
与侨福楼不同,承启楼拥有三百多年的建成史。
(承启楼)
(承启楼内,还有四层建筑。规模惊人。)
(承启楼院内)
从碑刻能够看出,一座承启楼,先后历经六、七十年,方得最后完全竣工。“土楼王”之美誉,承启楼,当之无愧。
仰望土墙,一层层夯土分层清晰可见。几多风雨坎坷,数代血汗努力,已经深深镌刻在这卵石与三合土的高大墙壁之上。这已经不是一道简单的墙壁,而是一座见证隐忍与坚持的丰碑。
土楼,是过去客家人主要的居住形式。
一千多年前,两晋时期的中原陷入连年动荡,人们开始大举南迁,客家人就此形成。忍耐与坚韧早已深深融在客家人的血液里。
作为客家人过去最典型的建筑形式,土楼,在福建永定分布最广,数量达23000多座。
永定,地处福建西南,与广东接壤。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让这里的风物别具一格,令人难忘。
(据说,这种酸浸梨子,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这是一种永定当地叫做“棠梨”野生梨子,酸涩难食,当地人就把它泡在水里,是不是还要佐以其它配料,笔者不得而知。
笔者唯一知道的是,第一次吃这种被称为“酸浸梨子”的东西,那种“酸爽”真是令人招架不住。让笔者不由得想起一种叫做“泔水”的液体的味道。
但是,忍住最初的不适,仔细品味下来,那种说不出的,复杂的味觉,竟然让笔者产生了欲罢不能之感。
棠梨,又称“甘棠”,在两千多年的《诗经》中已有描述。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周公平定“三公之乱”,封于东方的曲阜。而召公留在西方的镐京,与周公一东一西,辅佐年幼的周成王,终于成就著名的“成康之治”。
据说,当年召公经常坐在棠梨树下处理政务,当时的百姓感恩于此,遂以棠梨为勤政爱民的象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