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唐浩明谈曾国藩修身之道》一书,印象最深的是《赴津前为二子写遗嘱》以及《力辨外国无挖眼剖心事》两篇。因为从这两篇文章中,我看到曾国藩在病中接受朝廷的安排,前赴天津处理棘手的事情。他在病假中,本可以选择回避,但他却选择了担当,值得人佩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作为父亲的责任担当
曾国藩此去恐有不测,在给儿子的遗嘱中将身后事及家事一一做了安排。他对家庭的责任感、对儿子成才成器的期盼,体现了一位父亲对家庭的责任担当。
二、作为一名朝廷官员的本职担当
面对民心民义,面对挖眼剖心一事,加之原本就有病在身,这份吃力不讨好的差事,别人想躲都来不及,但曾国藩却顶着巨大的压力接受任命。对于事情,他非但没有枉下定义,而是亲自调查推问,细细询查,才得出外国无挖眼剖心之定论。体现出他为官折敢于担当的一面。
读完这两篇文章,让我想起了我一个同学,我从她身上学到的敢于担当的精神。
同学Y是个女同学,从大学相识到现在,无论工作还是生活中她一直有一股劲,做她要做的事。
工作上,她特别认真,对自己要求很严格,领导交代的工作,她丝毫不懈怠,总是尽快尽力做到更好。恨不得,今天给她的工作,她晚上加班也要赶紧弄出来。她总是站在领导和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想着怎样才能给公司节约,给公司创效。自己能加班干完的绝不麻烦同事,能让别人少做点就少做些,她自己一个做。我经常看她加班加点的干活。她告诉我做人要有担当。
生活上,她不富裕,带着孩子,要供房、要还贷,还要照顾双方老人,撑起了三个家。她说:我得对孩子负责,父母养我长大,现在年纪大了,该我孝敬他们了。虽然很累,但都是我应该做的。如果做不到,心里会过意不去的。没事,受得了苦就受一阵子,受不了苦就受一辈子。
现在的她每天充满活力的工作、生活,相信以后会变得越来越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