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难得有一部电影里面所有女性角色都不招人骂:女人质不添乱,女记者不弱者,女军人不矫情,在《红海行动》以前,几乎所有的军事战争题材影视剧中,那些莫名其妙的出现,无脑任性的添乱,啰嗦煽情的瞎作等等诸如此类的弱智梗,都是编剧为女人量身打造的,结果就是靠女人的作死成功推动了剧情的转折和高潮,同时也让女人成了坏了一锅汤的老鼠屎。
回顾以往此类题材中的女性角色,不外乎以下几个特点:
几乎都是男性视角下的美女,和身边的猛男糙汉子形象格格不入,哪怕夏练三伏冬练三九,长年摸爬滚打风吹日晒也丝毫不损耗女性的性魅力。
从角色设定来分析,又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纯属打酱油,说白了就是没有存在感,形象上也以傻白甜居多,从战(任)斗(务)开始到结束一直跟着大伙忙活,没少卖力气吆喝,但你又说不出到她底都忙了些啥,起了什么实质作用?既然没有特别的用处换成男孩子不是更方便吗?
第二类是大女主,这类女性出场就带着迷之自信,她的魄力、神秘和业务水平都是通过围绕在她身边的男性配角们以八卦碎嘴子的方式呈现的,但随着剧情的展开,尤其是激烈战斗的桥段出现之后,在男性配角们熟练流畅的战术配合和军械运用的衬托之下,人设立马崩塌!说白了就是不专业。
以上两类女性角色虽说无功,但也无大过,可怕的是第三类:“黑天鹅”,此类女人的杀伤力堪比敌人的重型武器,她的出现通常可以让你猜测出哪个人物会提前领盒饭,甚至推算出剧情的大致走向,这类女性角色要么蠢的要死,要么任性无知,但结局一定是happy ending,套路都一个样:某个重要角色因(救)她而死,因而内心受到震撼,爆发出神奇女侠般不可思议的能力协助大部队圆满完成任务!你以为这样就结束了?别急,爱情包袱在字幕出来之前一定抖给你。
女人要在“男人的地盘”站稳脚跟,让观众信服,觉得是那么回事儿,要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存在的必要性。给人物的出现和存在一个合理的解释。二是专业性,不管你是女军人还是女记者,你首先是个军人和记者,其次才是女人,而《红海行动》都做到了。
随着女性进入作战部队的比例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女军人正走向战争的最前沿,担起军中各种作战重任,但不可否认的是,战场的主角依然是男人,这就要求对女性角色的人物设定要小心谨慎,美国动作大片里女性角色占据了半壁江山,但军事战争题材的作品中,女性角色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中国银幕上的女军人形象塑造了不少,但普遍缺少技术层面的专业展示,往往重点都落在了女性的情感纠葛。在佟莉出现之前,唯一算得上及格的女军人形象是《火蓝刀锋》中的特种兵乌云,这个唯一通过海军陆战队兽营考核的女军人给我们展示了特种部队训练的残酷以及女性也能够参与和胜任的可能性,但也仅此而已。乌云的成功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并不具有普遍意义,而且格局依然局限在“女人可以和男人做的一样好,甚至比男人还要好”的两性对抗中。
佟莉作为特战小组里面的机枪手无论从战术配合还是战斗意志都是无可挑剔的,但是,我觉得这并不是佟莉成为蛟龙一员的全部理由。
在阿塞姆镇,杨锐给佟莉下达的任务是化妆成人质,替换真正的人质邓梅,也就是说杨锐制定的营救计划必须要有佟莉的参与,这也验证了女性在作战部队中的特殊作用,事实上,在反恐防爆、营救人质方面,女性利用自身的性别特质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特种部队的女兵可以与妇女儿童这类陌生男性不方便接触的人群接触,有利于任务的开展。这是女性区别于男性的特殊价值。
说到专业,佟莉终于不再是任性的小公举,是一个成熟的、让人放心的战士。她将女人和军人的身份转换的如此恰当,被大老爷们撞了一下,也会皱眉微嗔,像平常女孩一样责怪石头。娇羞一闪而过,救人质、抢黄饼、机舱肉搏,直到最后干净漂亮的干掉直升机,这个女孩真实又可爱!
《红海行动》带给我最大的感动,是重塑了女军人的形象,导演终于跳出了两性对抗的格局,不再利用性别冲突推动剧情的走向,蛟龙的每一个成员,每一场战斗都清晰的告诉我们战友是彼此的依靠,是死生契阔的兄弟。
同样的,告别了性别对抗,也就承认和正视了女性对军人这份职业的热爱和超越男人无关,以往的影视作品和新闻报道中,媒体的导向总是绕不开两性对抗的话题,似乎军队中女人的存在就是为了证明比男人强大,这不但低估了女性对军人这份职业的热爱,也曲解了女性捍卫军人荣誉的决心。就像护士、秘书和幼师一样,军人作为女性的职业理想,不需要特别的理由加持,更不愿被画蛇添足的解读。
还记得惠普前总裁卡莉菲奥莉娜的名言吗——我首先是个管理者,然后才是女人。我从来没有听过一个男总裁说:我首先是个管理者,然后才是个男人。
尽管现实并非如我们所愿,但我们依然有理由相信一切都在慢慢变化。
2015年12月,美国国防部长卡特宣布女性能够进入美国所有类型的部队。他如此解释这一新政策:“这就意味着,只要女性能够达到相应的标准,她们就能够以一种史无前例的方式为我们的任务贡献力量。她们将能操作坦克,下达命令,带领步兵进行战斗。”
不再硬性规定女性从军的比例,不再降低女性的训练标准,一句话:别BB,谁行谁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