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已逝,千般相思无寄;愁怀憾事,午夜梦回难叙;人间自古别离无数,叹,叹,叹!
1.父爱如山,不言却厚重
父亲浓眉大眼 ,最是那满脸的胡须,特别出众。村里村外,就算不晓得父亲姓名,但一提“毛胡子”,就都晓得是谁。“毛胡子”也成了父亲的第二个名字。
都说女儿是父亲前世的情人,作为家里唯一的女孩,或许真的是受到父亲更多的疼爱。
我的第一条裙子 是六岁时父亲进省城时买到,上身是淡粉色,下身上淡蓝色,是丝绸还是纱的,我穿着连衣裙,快乐地穿梭在穿花布补丁衣服的小伙伴中间,清晰记得小伙伴们很羡慕的表情。
邻家姐妹很会织毛衣,而我只喜欢啃父亲书橱里的小说。对此,母亲表示担忧,不学女红,长大后怕遭人嫌。于是父亲在我初中第一年暑假,给我买了生命中的第一支毛线,水红色,很漂亮。并去他朋友家讨教,用学到的绕线团方式教我绕线团,是空心线团,从里往外拉线使用,不是通常的从外往里的实心绕线法。告诉我,这样绕成的线团用布包起来,从里开始抽线织,线团就不会因滚动而有弄脏的可能。可是,我实在不爱弄,觉得不如书带给我的乐趣多,父亲也没说啥,由着我的性子。
“喷嚏”这两个字在老师教我之前就认识了,那是因为爸妈在一次看《古今传奇》时,母亲不认识,于是父亲重复着读给母亲听,而母亲拆解笔顺笔画,他俩的争论让旁边的我记住了。
每次开学季,父亲总是比我们兄弟姊妹开心。小学在村里读,初、高中我们都是离家住校的。每次开学,父亲总是会亲自去学校帮我们完成付费手续。到了初、高中,父亲就把我们的被褥及木箱收拾好 ,赶着牛车送我们去学校,等把我们都安顿好,付好费,再轻松而匆忙赶着牛车回家,家离学校差不多15公里。初中和高中学校又相距3公里左右。
放假了,又赶着牛车把被褥行李拉回去…来来去去途中,路上经常遇到乡亲,问父亲:“老毛,赶牛车做什么去呀?”父亲总是响亮地答到:“诺!开学啦!送小娃们去学校!”或者“诺!放假啦!帮小娃搬行李回来!”
父亲一直遗憾自己的身世,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因祖上积累的身份,使父亲(我的爷爷)以莫须有的罪名,被送进农场劳教,至死没有回家。我的父亲9岁就不得不停学挣公分养家了,因为付不起几毛钱的学费,还要承担照顾小脚母亲和年幼弟妹的生活。所以,父亲最大的愿望就是让我们有书读,一再强调“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再困难,借钱也要及时给我们交学费,挂在他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只要你们能读书,我砸锅卖铁要也要供你们!”每周的生活费或是借或是变卖粮食凑够给我们。
听母亲的过,您为了不让这个家的后代背负时代烙印,当国家提出为冤假错案平反的行动后,您决绝地对母亲说“我要去为父亲平反,哪怕他(我叔叔)害怕不去,我是长子,我绝不能让我们的子女后代被人说是劳改犯的后代,绝不能!”母亲很是担忧,父亲如英雄就义般交待母亲“如果我回不来了,请照顾好妈妈和孩子!”然后四处奔波,凭借多年前老父亲留下的微弱线索,寻找自己他曾参加过地方游击部队的证明人,终于得以摘除了带给他无限磨难的“帽子”。
因为大哥的沉默寡言与叛逆,错失升学机会,父亲想尽办法让他多花两年时间,升入初中,又因为初三复读,超过了中考年龄限制(换作别人的父亲或者就不是问题),无法继续进入高一级学校读书。父亲四处打听,既然不能继续升学,就得学一门手艺以谋生,不要如父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过一生。于是仅凭电线杆上的一张招生广告电话和地址,把大哥送到了陌生的广西玉林的一所无线电技术培训学校,安顿好后父亲才返回家。
纵然日子艰难,您和母亲,倾尽所有,为我们四个孩子奔向未来铺路,唯有任性无知的我辜负了您的厚爱,瞒着您弃学离家。为人母后的我,不敢去想当时您的心有多痛。好在两个弟弟不负所望,都考上了好大学,就算要为筹备学费而苦恼,也让您因我而伤的心有了安慰。
父亲或是过早承担了生活苦难,体质羸弱,一家子的重活基本由母亲承担。父亲就用他灵活的脑袋,把自学的一些技能为家里生计赚取补贴。也是由于父亲的豪爽、仁义,他朋友众多,也使得家里糖水罐头、糖果、糕点不断,吃到了别的孩子吃不到的东西。
曾经的我,从来没有生活压力的体会,有父母顶着,尽管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也没觉得日子是苦的,没有觉得生活会有不易。直到自己成家有了孩子,才体会到当初在土地里谋生的父母,为了四个孩子,有多不容易。
母亲好像没有当我是女孩,只有父亲,给我更多温柔,给我买神话故事书、小人书、围巾(2.5元还是5元,可惜在一次看露天电影的晚上弄丢了,悔得我总是幻想着还在箱子里,没丢)、花棉袄…总是带着我进城赶集。父亲于我,总是温和的、威而不怒的。
父亲,给了我太多太多的温暖记忆…母亲总说:你和你爹可像了!脾气秉性!是啊,我们都是爱书的人,在物质生活匮乏的时期,是父亲的书籍给了我丰富的精神食粮。
我从小胆大,可能是父亲书里英雄形象影响了我。对父爱有深刻体会记忆的,是几次事件。
一次是9岁的一个傍晚,我和邻居大姐姐们去打猪草,天快黑了还没回家,父亲急了,出门去找我。可是方向走反了,没遇到。我到家母亲问:“没遇到你爹?他着急忙慌地出去找你啦!”于是,我跑到后院,朝着父亲去的山那面大声呼喊,告诉他我在家了。
另一次是五年级时,在我自己家里,那是一个周六的中午,父亲和他的朋友们正在吃饭喝酒。我不知从哪里来的小心思,然后趁着有有外人在,我跟父亲大声说:“明天我要进城里去,买衣服,给我15块钱。”
父亲看了我一眼,又看了看他的朋友们,没说话,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了两张5元元一张10元,递给了我。我心里窃喜,拿着钱离开了家。晚上父亲只是对我说:“以后小孩子不允许当着外人的面和大人要钱,因为大人身上不一定正好有闲钱。”年幼的我不知其义,第二天和父亲进城花掉了。
再一次在我初二的时候,父亲朋友多,他喜欢喝酒。那是一个周日的晚上,那天父亲去城里卖老牛,准备换头年轻的。晚8点多了,父亲还没回来,母亲很是担心,因为听邻居说父亲的牛已经卖了。在父亲身上带着钱,而且路上也不是很太平,母亲甚是担心。
我自告奋勇,踏着夜色戴上帽子,把长发盘起来,穿上大哥的外套。虽然母亲担心我一个女孩子夜出不安全,可大哥那天闹情绪不肯出门,我不想母亲着急,于是一个人走进了黑夜里,心里还有一种侠女的感觉。
我拿着手电筒在村子里,父亲常去的朋友家去打听,但都没有找到,只好回家,然后把房间的灯亮着睡了。不知什么时候母亲叫醒了我:“你在家里?你没见到你爹吗?”我说没找着就回来了,房间亮着灯是想着他回来帮我关灯就晓得我在家了。母亲叹了口气说:“你爹回来我说姑娘去找你了没回来!他又出去找你了!”我坐在床上,等着父亲回来。没多久父亲喘着粗气回来了,他有点愧疚的说,你以后不要晚上出去找我,我自己会回来。
父亲对朋友一生是仁义礼诚信在前,母亲总是埋怨他,对外面的人比对家里还要讲信用。父亲的书橱里大部分都是忠孝侠肝义胆的英雄传记小说。我的第1本小说书是《小将薛刚》和《穆桂英》,从此开启了我的武侠小说之旅:杨家忠烈系列、梁山英雄系列、妖魔鬼怪的聊斋志异、金庸先生的武林系列;富含人生警理的《醒世恒言》、《拍案惊奇》系列。成长的路上有书相伴,也许是您对子女不语的倾力大爱。
2. 一世太短,相见再无期
记得一次,大哥约了同学第二天去做什么事,一早父亲就把大哥叫醒了,说:你约好了的事就要按时去做。大哥赖床,改主意不想去了 ,父亲一定要大哥去和同学当面解释再取消约定。他说:“做人,不能不守信用,说好的就要去做”一再强调,做人不能失信。大哥最后骑上自行车,去和他的同学当面取消约定。
父亲,可你怎么失信了,而且永远的失信了呢?难道是对我多年前的不辞而别惩罚吗?
父亲,四个孩子中,我是伤您最深的,却也是您最牵挂的。难得的相聚,我们谈忠孝礼义,谈生老病死,谈易经八卦,像父女又像朋友,用你仅有的能量温润我远离家乡后的孤独。每次我从千里之外回家,您总是蜷缩在夜空下村外的大路边等候着。
从没想过那是最后一次见您,您把我送到车站,站在门口佝偻着身体,看着我的车离去,我只是如平常一样和您挥手说再见。我们说好来年桃花烂漫时,您给我摘向东而生的花瓣,给我做一份美颜方子,等我回来;您说,您等我给您做八十大寿;您还说,等我回家了,再和我说说《易经》,聊聊佛学……我满怀期待地等着再见。
可是我忽略了,总以为您还是记忆里年轻时的样子,总以为自己还是当年扎在您书橱不知时日的孩子,总觉得我们还有很多的时间……
而今,今生已无机会再和父亲您聊天了,太多遗憾和愧疚已成了定格。父亲,请原谅女儿的所有过错吧,当年看到因为我的无知,而让您潸然泪下、泣不成声,终不曾吼骂我一句,只是重复着“你呀你,怎就不听话呀!”那一刻,女儿是多么的悔恨与自责!是女儿撕碎了您的期盼,私自弃学远走他乡,使您在亲友面前颜面尽失!记忆中,除了奶奶去世,您流过泪外,再没见过您流泪。那一刻,女儿多希望一切可以重来,不再无知、自负,不曾伤害到您啊!
您不甘心的接受了我的选择,把那一份遗憾化为无尽的关怀,总是叮嘱我“好好过日子,不要亏待自己,不要记挂我们”。养儿方知父母恩,时不我待,等我开始醒悟的时候,已经晚了,太迟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是多么的痛!昨夜,又梦见了您,可是您不和我说话。是想我忘记您吗?想让我放下所有对您的遗憾吗?没有了您的日子,我拒绝谈论所有与父亲相关的话题,抗拒听到“父亲”两个字。
时光终会渐渐抚平内心的伤痛,学着将所有的悲伤转化成您期待我成为的样子,好好生活,照顾好自己,不再让您为我伤心。
父亲,您浓密直立的头发和满脸黑亮的络腮胡,是我永远的记忆,可惜,耳边再无“毛胡子”的声音。若有来生,我定围绕您膝下不远离,陪您变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