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什么比一套理论更好用了。
——库尔特·勒温
人与人最大的区别在于思维方式上,这也是决定人能力大小的底层逻辑。但思维方式完全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训练出来。
《金字塔原理》就是这样一本书,它介绍了一种能清晰的展现思路的有效方法。掌握了金字塔原理就能做到重点突出、逻辑清晰。
金字塔结构思考力是领导力的必备素质,通过训练让你做到“想清楚,说明白,知道说什么、怎么说”。
这本书的作者是芭芭拉·明托,是麦肯锡公司第一位女咨询顾问,现在,金字塔原理已经被麦肯锡看做公司理念和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
01
什么是金字塔逻辑?
简单来说,金字塔原理就是“以结果或结论为导向的思考、表达的过程”。
金字塔顶端是由一个中心思想开始,沿着各个分支向下展开,分出下面几个思想支撑,每个分论点下面又有几个思想(事实或数据)支撑,以此类推,形状如金字塔。
以上统下,归纳分组,逻辑递进,是一种重点突出、逻辑清晰、主次分明的逻辑思路、表达方式和规范动作。
整本书的逻辑框架清晰,从目录就能提纲挈领地知道作者讲述逻辑,这也是我们表述问题时要做到的一点。
顺便提一下,如果时间充裕,用金字塔原理来分析《金字塔原理》这本书也挺有趣,这也是真正地学以致用。
02
金字塔的内部结构
第一章是整本书的精髓,它介绍了如何利用这一原理构建基本的金字塔结构。
金字塔的内部结构有纵向和横向关系,用图片表述就如下图:
一般的文章都是一维的,一个句子接着一个句子,在纸面上基本呈现为纵向向下的结构。但是这种文字的纵向延伸却掩盖了一个事实,即思想是有不同的抽象层次。
通过纵向联系,你可以引导文字形成一种疑问—回答式的对话,使读者带着极大的兴趣了解你的进展思路。
金字塔结构有种神奇的力量,它能使你只在读者需要的时候提供相应的信息。
横向关系是为了把同一个层次的思想表述清晰且符合逻辑。这种论证逻辑就是用我们平时最熟悉的归纳或演绎关系。
演绎性思想是由几个承前启后的论述组成的,它的形式如下:
所有人都会死。
苏格拉底是人。
因此苏格拉底会死。
归纳性思想可以互相关联,关键在于你可以用同一个名词表示思想组中的所有思想,它的形式如下:
纽约已有数十万人感染新冠肺炎。
华盛顿已有数十万人感染新冠肺炎。
芝加哥已有数十万人感染新冠肺炎。
为了上升到更抽象的层次,你可以发现以上句子的共同点,并得出一个推论,你的推论可能是“美国已感染新冠肺炎疫情”。
归纳法也是我们在日常表达和写作是最常用到的,也是说服力很强的一种论述逻辑,但相比演绎法来说,归纳法更难些,需要平时的积累的思维链接。
03
如何构建金字塔
当你开始演讲或者写作时,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只是大概真的要写什么,但并不清楚具体怎么表达,以及如何表达。
那时候你要把这几个字牢记在心:自上而下表达,自下而上思考,纵向疑问回答/总结概括,横向归纳分组/演绎归纳,序言讲故事,标题提炼思想精华。
接下来我会继续说明一下怎么根据这句话来构建金字塔。
// 自上而下表达
在最顶部的方框填入
①你准备讨论的主题
②你准备回答的读者头脑中已有的关于该主题的疑问
③回答读者的疑问
将答案与序言对照
④列出“背景”。⑤指出“冲突”。②以上疑问及答案是否仍成立。确定关键句要点⑥以上答案会引发的新疑⑦确定用演绎推理还是归纳推理法回答新疑问,如用归纳法,需确定可用于概括的单一名词。组织支持以.上思想的论据
⑧在此层次上重复以上的疑问—回答式对话步骤
// 自下而上法
很多时候你会发现自己还没想清楚,无法构建金字塔结构的顶部。遇到这种情况时,可向下移动一个层次,从关键句层次着手。
但多数情况下你可能无法确定,你可以按照以下步骤,通过“三步走”自下而上地组织你的思想。
①列出你想表达的所有思想要点
②找出各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③得出结论
// 序言的具体写法
序言可以用于金字塔的顶端,序言总是在向读者陈述其已知的信息,它的意义在于说明了某种“背景”,这种“背景”中发生了某种冲突,从而引发了某种“疑问”,整篇文章的目的也就是回答这个“疑问”。
这个结构也就是背景(S)-冲突(C)-疑问(Q)-回答(A)。
序言可采用讲故事的形式。你应当为读者讲述一个与主题有关的故事,引起读者对主题的兴趣。
这种方法能够让你向读者表述他们可能不同意的观点之前,先向他们传递一些他们肯定会认可的信息。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与其让读者在混乱的思想中摸索,先向他们传递一些简单易懂、容易接受的信息,可以使读者更容易接受全文的思想。
人人都可以对事物进行归类分组,构建金字塔式思维,并且运用到职场和学习中。在提前面试的申请短文时大家也可以吸取其中的理论来构架自己的文章。
只要学会运用,大家就能从金字塔结构中持续收益,这也是在无形中改变你的思维方法,提升自己的逻辑表达能力。
《金字塔原理》这本书字字是精华,本篇的内容只是摘取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有时间的同学可以精读,下周我会继续更新书单带读栏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