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铁墨丹青11

铁墨丹青11

作者: 寒江晓瑟 | 来源:发表于2023-03-28 18:25 被阅读0次

开启了新生活,百姓们爆发出空前的热情,积极投入到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中,各行各业都迎来了春天,吴城文化业也迎来了日新月异的大发展。

这一天,陈厂长将林炳辉请到办公室。

“吴城正在筹建博物馆,市文化局交给我们一项特殊的任务。”厂长略为神秘地说。

“哦?什么任务?”炳辉马上提起了十二分的兴趣。

“一说任务,林师傅就来劲儿了!”厂长喜笑颜开地打趣着他。

“那当然喽,厂长还不知道我嘛,您就别拿我开涮了!”他也大大方方地回应着。

“他们想在馆内一楼大厅的墙壁上展示一幅艺术作品,从那么多艺术品类中挑选了我们的铁幅,还点兵点将,希望由你林大师亲自锻造。”陈厂长颇为自豪地说。

“为咱吴城的博物馆造铁画,我义不容辞呀!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具体要求?”一向内秀的他非常豪爽地接受了这个要求。

“作品要宏大,内容需表现吴城的历史文化、经济生活或民俗风情。”厂长言简意赅地将要求全盘说出。

“事关重大,容我好好想想,回头再与您商量。”

“行,你先构思,如果需要我配合,你尽管开口!”

林炳辉心情复杂地离开了厂长办公室。

说实话,这个任务让他兴奋,对他来说,也算一次难得的挑战。之前的作品商业性强,基本难逃最终出售的结局。作为政府部门专用的完全供游客欣赏的陈列品,这还是破天荒头一次,怎能不令人心绪激动呢?

但这个任务又非常艰巨。他做过巨幅作品,配得上“宏大”二字的目前还没有,况且内容又需结合当地特点,恐怕一时间也难有好的素材与创意。

想到这些,林炳辉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接下来的两天,他反复思考,究竟以什么内容入画呢?风景?名胜古迹?还是百姓的平常生活,新社会欣欣向荣的气象?

他想了很多,想到吴城的方方面面,想到这辈子的铁画生涯,也想到年少时仅凭一腔热血只身来到吴城的经历,他一路走水运,出了码头就直奔十里长街拜师学艺……

“十里长街!”“十里长街!”口中囔囔自语着,他的脑中突然灵光乍现。

对,就将十里长街入画。它是吴城最古老的一条街,喧华,热闹,见证着吴城几百年的历史,保护着青汨江两岸百姓的繁衍生息。没有比十里长街更适合的主题了。

他立刻去找厂长,兴冲冲地说出了自己的构思。

“十里长街?嗯,不错。”陈厂长表现得比他还激动,在办公室里不停地踱步,“以长街的变迁表现百姓的生活面貌,彰显新社会中百姓的幸福生活,老林,这个构思好啊!”

“厂长,我初步设想作品长四米、宽两米,这样应该符合巨幅的要求了吧?”他试探地问。

“太符合了,不但是巨幅,而且是超巨幅啊!”厂长高兴地拍了拍他的后背。

“在内容上,我想……我想……”他吞吞吐吐地说。

“想什么就直说吧,我一定尽力解决问题!”厂长豪气十足。

“我想先画个初稿,然后请吴城著名的书画家再修改一下,您看行吗?”

“行,怎么能不行呢?这事你不用操心了,我把本地最有名的书画大家给你请来。”

说着,厂长开怀大笑起来,林炳辉一脸轻松地走出办公室。

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

相关文章

  • 《负剑》

    负剑远行,墨成丹青。

  • 丹青墨韵

    宣纸上一朵青莲暗香盈袖 相约水墨里几许陌上清愁 梅兰竹菊雅致了谁的眼眸 笔墨丹青描绘在岁月尽头 写意兰舟荡不尽红尘...

  • 墨韵丹青

    (本篇更偏向科普吧) 国画是中国的传统绘画形式,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可绘人物、山水、花...

  • 碧墨丹青梦中画

    碧墨丹青梦中画 远处——— 碧墨丹青风景如画 远处——— 山水人一体自然和谐; 倒影的山村哟, 唯美的如...

  • 一日一书

    初心行墨里 远思丹青内

  • 萧墅筷子上的一幅笺联

    独立风千态, 丹青墨万滴。

  • 看图诗~水墨丹青妙

    水墨丹青妙 临潭石上独吹箫,淡墨红尘太逍遥。 孤墨寒笔书奇妙,个中滋味一摹俏! 水墨丹青妙 临潭石上独吹箫,淡墨红...

  • 冬晨

    风瘦冬寒凋敝树 天边墨云显丹青

  • 洛神赋

    绢本设色,丹青若水线条好似铁。 凝笔沾墨,如何勾勒那惊鸿一瞥? 微闭双眼,仿佛又徘徊于洛水边。 夕阳西下,你凌波微...

  • 七律·吟老友、著名书法家惠国胜先生瘦金体法书

    江城人物乐其天, 国胜法书赏眼前。 笔走风姿金铁断, 诗萦神韵骨锋连。 轻纨香墨吟碑赋, 扇影丹青咏史篇。 逸趣蔼...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铁墨丹青1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olx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