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愿明天就是春天” ——一篇采访日记
夜很深了,窗口弹出一条消息框,“一个抑郁症患者的日记”。怀着很复杂的心情点开,看到了下面这些语句:
“不要绝望,对你的不绝望也不要绝望。”
但在意识模糊的那一瞬,世界不过是恍惚静默的光影,
本能要我永远地睡过去,再也不要醒来......
“请你们真心关注抑郁症,
而不是消费抑郁症。”
“请你们真正关注抑郁症,而不是消费抑郁症。”
这句话重重地砸在心里,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想见见她。今天早上联系到她后,午饭约在桂园。她走过来的时候脚步轻地像一阵风,带大大的遮阳帽,长发披下来,垂在耳边。秋日的风温和地吹着,她的发梢轻轻扬起。倒是我感觉不自在起来。她买了饭,为了照顾我的口味要了面。坐在座位上等她的时候想了很多要问她的问题,当她在旁边埋头吃鸡蛋羹的时候,突然就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也只好埋头吃面。
还是她先开了口,“其实接受抑郁是一个很难的过程。刚开始没有人可以理解你,就像是你的灵魂被孤立起来,你什么都做不了了。最后还是鼓起勇气决定去咨询心理老师。现在我已经在接受医学治疗,每天服用药物帮助睡眠。有一段时间实在病得严重,晚上整晚整晚睡不着觉,好像吃药也不怎么管用。药吃多了又发胖,身体也变差了。朋友们知道以后表现地没有我想的糟糕,他们可以理解抑郁症,我很感谢他们接受我的疾病。但是还是有人不能理解。有一次一个网友对我说,‘我凭什么去同情一个装病的人?’听到这些话的时候内心感觉很痛苦,可是能说什么呢。”
“我谈过恋爱。
她的声音有些哽咽。
“他受不了我,我们分手了。”她眼眶红红的。我不知道怎么安慰她。
分手的时候,她的脸在秋日的阳光下面,笑容淡淡的。
“祝愿明天就是春天。”她笑着说。
“我们还会再见的吧?”
“我想会的。”
风很轻,她说的话刚吹口就被吹走了。
下午联系到一个男同学,他选择线上采访。
“抑郁症是藏在我们心里的一根刺,如果它被激发了,就在身体里繁衍起来,长成森林,然后刺得你遍体鳞伤。”
“我挺想换个环境的,有时候自己厌弃自己,尤其是别人不理解自己的时候,感觉很无助,甚至觉得活着没有什么意思。”
“是怎么调整过来的呢?”
“我最后告诉了父母。他们一开始不能接受这个事实,可是看我很痛苦,他们也很难受,就去治疗了。”
“现在还好吗?”
“好多了。偶尔感觉它又来的时候我就去跑步,睡不着的时候就吃药,找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投入进去,感觉注意力被转移走了,就会好受些。”
今天,距华东师范大学政治系青年学者江绪林自缢身亡近8个月,他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句话是“我恐惧,我要喝点白酒。”距离乔任梁自杀将近一月,当时距其28岁生日还有一个月。这些抑郁自杀事件引起了网友对中国普遍存在的抑郁症的关注。
“一直以为抑郁症离我们很远,是一种富贵病,没想到它离我们这么近。”
“我希望人们可以尊重抑郁症患者,去正视这种疾病。”
“抑郁症是病,不能忽视。”
据相关媒体报道,中国目前约有9000万人患抑郁症,得到治疗的不足10%。每年因自杀死去的28万人中大部分曾被确诊出患抑郁症。抑郁症每年影响3.5亿人,并直接或间接地导致100万人自杀。WHO预测,“到2020年,抑郁症会成为全球最二大杀手。”
这些数据让人触目惊心。
是什么让抑郁症伤害了我们?我们要继续忍受这种突如其来的悲痛吗?不。
中国已经提出将加大健康投入,进行心理健康检测。可单凭政府真的能迅速减少这些巨大的数字吗?不能。心理健康必须要由个人首先重视起来,个人将自己的心理健康放到一个和身体健康等同的高度,在出现不良情绪的时候正视且及时寻求排解,社会群众改变对抑郁症的错误看法,尊重抑郁症患者,帮助他们从疾病中出来。一个庞大的患者群体是不可以被忽视的,需要多方合力解决。
“我们可以战胜饥荒和贫寒,战胜可恶的战争,战胜我们的对手,但是我们会输给自己的内心。”
没有人自始至终强大。在生活这座高山面前,我们可以承认自己的弱小,但是不能屈服,不能绝望,对我们的绝望也不能绝望。去承认吧,去承认我们还没有能力去在这座高山面前永远保持乐观,人人都有他生活的苦难必然要遭受。没有一个生命是不值得被尊重的,也没有一个人是理所应当被忽视的。生命是一场漫长而孤独的旅途,漫长岁月里看似我们置身于茫茫人海中,我想大多数时候我们其实都在和自己相处。我们需要向内进行自我的探索和自我的和解,也需要向外寻找能够和外界和解的渠道。向外是社会从横交错的联系网,但是没有哪一条是可以通向我们内心深处的。在我们内心深处,没有人不渴望着被重视,被爱,被肯定,对于这些平凡的渴望,即使我们不能苛求很多人都能善待和给予回应,也不要突破主动伤害这个底线。社会是一个大熔炉,苛责每一个社会人都具有良知、同理心、同情心本来就是很不合理的事情。即使如此,我仍然希望着人们善良,友好,敬畏生命,也对生命施以援手。
善良不是本能,伤害也不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