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
昨天家里来了一个客人,是我妈的邻居,是在市场经营猪肉生意的摊主,因为住的近我妈也经常光顾她的生意,一来二去就熟络起来;
她带着她的女儿和儿子来了,他们来的时候柳树宝在客厅玩,我在后弄洗衣服,我妈拉我到边上说:"阿姨想让你给她儿子做心理疏导。”我有一点懵,带着一脸问好我走到客厅和两个孩子打招呼,一切都很正常,才9岁的孩子做啥心理疏导?
我走进后弄问我妈:“这孩子有什么问题?看起来一切正常。”
我妈叫来了孩子的妈,后来经过一番了解之后才知道,这个孩子9岁暑假结束就要升3年级,在二年级的时候老师频繁找家长谈话,开始是因为孩子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经常在课堂上会大吼大叫,后来老师直接告诉家长孩子的心理可能有问题,建议带去看心理医生;
这个阿姨倒也是发现孩子在家的情绪也经常失控,听了老师的建议去了医院找心理医生,医生做了测评之后认定孩子不属于心理疾病的范畴,疑似感统失调的状态,就又推荐去针对感统失调的机构做了测评,目前已经上了三周的课(每周去机构4次接受训练)目前状态又所调整;
在和孩子接触的几分钟里,我也能感受到孩子的眼神和言谈不会到“心理疾病”的状态,孩子在学校的成绩也是不错的,也没有打游戏等沉迷的爱好;
这位妈妈自己是乐观开朗的状态,在跟我聊天的时候一点都没有觉得自己的孩子有“问题”,我肯定了她的想法和做法,说了一些我对于感统失调的了解和客观评价;
说到感统失调,柳树宝的感统发育就不是特别的好,一方面是因为剖腹产,另一方面在上幼儿园之前我们的户外运动都偏少,在我的育儿学习中感统是绕不过去的一环,我阅读了一些资料和书籍,有一些粗浅的了解;
感统是感觉统合的统称,0-6岁是孩子感统发展的黄金期,6-12岁还在继续发展,12岁之后就基本定型,外界很难干预,在发展过程中,孩子的各种运动能够帮助感统更好的发展;
之前发现孩子在感统方面发展的不是特别好的时候我就决定找一家机构给孩子做训练,我不太喜欢孩子去一家以“治疗”为主的机构,最后选定了"小小运动馆“是以训练为主的机构,通过体操运动锻炼孩子的体适能,从容帮助孩子的大脑及感统更好的发展;
现在也上了将近两年的课,孩子各方面进步都很大,之前因为课费比较贵家人还有反对过,但是我依然坚持我的决定,我很清楚,孩子的体能和感统发育才是一切的基础,现在看来我的决定是对的;
经过一早上的沟通我认为这个孩子是幸运的,有一个乐观且能够理性觉察孩子并且客观对待问题的妈妈,在他的成长过程中遇到问题妈妈可以跟他一起面对一起解决,而不是只说一句"长大了就不会了”;
这位妈妈能够在老师给出意见的时候做一个决定有一个很大的前提是:她日常和孩子有链接,有觉察到孩子日常的行为,确定老师的反馈不是空穴来风,同时也能理性的做出判断;
我是个“热心肠”,凭借自己在心理学方面有些学习在平时的生活中会给别人一些意见建议,有些人会给一些正面的回馈,有些人就会避开,有些人也会说“等大了就好了”
其实现在想想自己的“热心肠”也时常会有些偏颇,我看到的可能是孩子的偶发性行为并不了解孩子日常生活中的常态,随意给意见是有些唐突,也有一些现在所谓的问题随着孩子的成长认知的发展确实会随之消失;
我对柳树宝的大部分判断还是准确的,遇到在幼儿园的事情我就没法很淡定的处理,这或许是我自己需要做的一项功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