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糖主推送了「洄游动线」的文章,揭秘日本人把小空间变大的诀窍。
很多糖粉问:洄游动线真的适合中国人吗?
糖主可以确定一定以及肯定地告诉你:当然!洄游动线有三宝:采光通透、空间更大、炒鸡实用。简直是为破解小空间困局量身定制的。
看完这个案例,你绝对会狠狠拍大腿道:真是相见恨晚!
![](https://img.haomeiwen.com/i938676/22bc78f6def32dbe.jpg!b710)
30m²洄游空间
「玄关+厨房+餐厅+书房」
这个案例给糖主的第一感觉是:要是我家也这么设计,春节就算七大姑八大姨全家组团来串门,那也是妥妥地无压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938676/daa9ebd1c370863f.jpg!b710)
- 洄游动线示意图
他们家最大的亮点,就是用洄游动线在仅30m²的空间内,打造了「玄关+厨房+餐厅+书房」的公共空间。加上客厅,就变成升级版LDK(日语中客厅Living room、餐厅Dining room、厨房Kitchen一体的开放式格局)。
![](https://img.haomeiwen.com/i938676/86413b5f4255a637.jpg!b710)
- 站在玄关,望向室内
![](https://img.haomeiwen.com/i938676/6c4b560947eafd33.jpg!b710)
- 进门左手边的玄关柜
洄游动线模糊了空间界限。例如进门的玄关柜,与旁边的厨房共享。招待客人手忙脚乱时,玄关柜可以作为厨房的备菜区。
![](https://img.haomeiwen.com/i938676/8dd3684eec23b7ae.jpg!b710)
- 从厨房望向餐厅和书房
![](https://img.haomeiwen.com/i938676/f1fe7e1059a79235.jpg!b710)
- 从餐厅望向厨房和玄关
2米长的饭桌,容纳8个人吃饭、玩桌游,那都是小意思。满足屋主日常聚会的需求。
![](https://img.haomeiwen.com/i938676/e6b8f1df36d1e343.jpg!b710)
- 餐边柜兼作西厨烘焙区
餐桌背后的收纳柜,既可以作为餐边柜使用,又是厨房的延伸。
烤箱、洗碗机等电器的摆放位置很有考究,考虑到厨房、餐厅的使用动线。洗碗机在厨房和餐厅中间,方便随手扔碗盘。烤箱就近餐桌,做烘焙时,餐桌变成烘焙台面。
![](https://img.haomeiwen.com/i938676/735687df19890c63.jpg!b710)
- 餐椅转向客厅,自然融入会客区
餐椅转个方向面向客厅,这里又变成客厅的延伸空间。餐桌还能充当边桌、吧台的作用,放置水杯、零食,让坐在角落的客人享受到便利和尊重。这波操作可以说是相当完美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938676/a8fd848c5eb5063e.jpg!b710)
- 办公区和钢琴区
橱柜延伸到办公区,转角办公桌满足两人同时办公,女主人做手工、画画时,还能把大餐桌当作操作台。
![](https://img.haomeiwen.com/i938676/375b67227aeccec1.jpg!b710)
-蓝色箭头为洄游动线
洄游动线,让每一个空间都不会「空置」,利用率大大提高。减少了墙面,整个空间看起来更大、更开阔,也增加了采光和空气流通。
关键是,洄游动线让家变得更有趣了,提高家人的互动性。坐在客厅看电视,转个头就能和正在下厨的家人对话。
采用洄游动线之后,家庭的活动中心不再是客厅,而是以餐桌为中心的多功能区块。男主人希望有自己的办公区,女主人希望在家里画画、手工、弹琴。经常会搞聚会,父母偶尔过来小住。这些功能通通能够实现。
![](https://img.haomeiwen.com/i938676/e1cc6f6a3e070189.jpg!b710)
- 为了实现洄游动线,拆掉的墙面
Q: 是不是每个家庭都能复制洄游动线呢?
A:也不是,具体还得看居住需求和空间格局。如果家里都是承重墙,拆都拆不了,也不一定能做洄游动线。
但是有一点,洄游空间对房子的面积要求不大。以这个案例为例,去掉两个房间和露台,剩下60m²左右的空间就是严格的一房一厅。
建筑大师柯布西耶在1925年为母亲设计的60m²小屋,也采用了洄游动线设计。
Q: LDK开放式设计,会不会油烟很大?
A:其实,厨房油烟早已不是装修难题。大吸力抽油烟机或集成灶就能解决。大部分开放式厨房的家庭再装修,绝大多数还是会选择开放式。
唯一的缺点是,做饭时,客餐厅会听到锅碗瓢盆的声音。不过,糖主觉得,这不才是最美妙的生活之音吗?
![](https://img.haomeiwen.com/i938676/2f54a4a8cb3b3b27.jpg!b710)
4个门对着客厅
隐藏门轻松化解
这套102m²的房子最令人头痛的问题是:有4扇门通向客厅,设计师的化解方式很巧妙:
客厅:护墙板背景墙,增大空间感
改造后的客厅位置十分尴尬,电视墙夹在次卧和卫生间门之间。设计师沿着次卧、卫生间的外墙,做了一整片顶天立地的护墙板。
![](https://img.haomeiwen.com/i938676/ef82c64256d58dd1.jpg!b710)
- 深色墙面部分为护墙板
![](https://img.haomeiwen.com/i938676/1a056b949d165546.jpg!b710)
- 护墙板所在位置
次卧和卫生间门隐藏在护墙板里,弱化了门的存在感。这一招可以学起来。
- 隐藏门关上的样子
![](https://img.haomeiwen.com/i938676/f24c19947c6704e7.jpg!b710)
- 隐藏门打开的样子
这样,整片深木色护墙板延伸到钢琴区,视觉上这一整片墙都是电视背景,扩大了客厅空间的视觉感受。唯一的缺点是,客人到访可能出现找不到厕所的尴尬。
![](https://img.haomeiwen.com/i938676/38e34b7a3c255a77.jpg!b710)
![](https://img.haomeiwen.com/i938676/e0dfec09c7a768b2.jpg!b710)
另外两个房间门嵌在白墙上,使用带有简约装饰线的白门,弱化门的存在感,也为单调的白墙带来变化。沙发背景墙有一个门窗,用简单的白色窗帘遮蔽,保持空间的简洁。
卧室:空间不足?矮墙代替床头柜
3间房采用经典的双卧室+榻榻米房的配置。满足了父母、朋友过来小住的需求。
![](https://img.haomeiwen.com/i938676/87356e8ff404e79e.jpg!b710)
- 用矮墙代替床头柜,解决小房间难题
主卧空间并不大,为了容纳下1.8米大床,没有使用床头柜,而是在床头后方做了一面矮墙,既作为床屏,还能作为隔板,放置水杯、眼镜等。
![](https://img.haomeiwen.com/i938676/36612afbc69513dc.jpg!b710)
- 带USB的插座,非常方便,目前没出现问题
窄墙上留有插座口和开关。充电时,手机直接搁在矮墙即可。床头、桌面才有带有USB接口的插座,非常方便,目前还没出现问题。
![](https://img.haomeiwen.com/i938676/28eb7939b393b8e5.jpg!b710)
- 次卧
![](https://img.haomeiwen.com/i938676/684c1acdb377615e.jpg!b710)
![](https://img.haomeiwen.com/i938676/8cfbcfcfb0d8c656.jpg!b710)
- 榻榻米房
两个卧室都有一个顶天立地衣柜,榻榻米房有地台和立柜,满足日常收纳需求。
双阳台:洗衣房+第二工作室
两个卧室外均有独立阳台,一个作为洗衣房,另一个打造成阳台工作室。
![](https://img.haomeiwen.com/i938676/89676cd474ca66fe.jpg!b710)
洗衣区定制吊柜和洗手盆,可收纳不常用的物品和清洁工具。阳台台盆值得推荐,可以用来洗手、洗抹布,使用起来十分便利。
![](https://img.haomeiwen.com/i938676/5d6b889a11a8aa05.jpg!b710)
![](https://img.haomeiwen.com/i938676/aba09f6d1d739115.jpg!b710)
阳台工作室配置一张书桌,实现在阳光明媚里看书工作的愿望。另一侧墙角放置一张懒人沙发,葛优躺晒晒太阳,也是一种治愈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