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心理学—被侵入的私人空间

心理学—被侵入的私人空间

作者: 黛西小小o | 来源:发表于2023-02-10 16:58 被阅读0次

研究者做出结论:当人们的空间被侵入的时候,往往会发出焦虑的信号,并通过增加身体的、心理的距离试图减小焦虑,有的甚至一走了之。

我们可以通过坐电梯、乘公交车时周围人的表现来验证这些实验的真实可靠性。在这种拥挤的公共场合,我们一般都遵循着一些不成文的礼仪规则。比如:

(1)尽量不和任何人说话,即使是和你认识的人有非说不可的话,也要降低声音、压缩内容。

(2)眼神必须尽量避免同别人的目光接触。

(3)面部不要有任何表情。

(4)为了自然地和别人保持心理距离,看书、欣赏风景、闭目养神是较好的选择。

(5)在人越多、空间越狭小的时候,你的身体越要减少移动。

我们观察到,公用电话亭的空间是极其狭小的,应该说把人需要的空间降到了最低,但当我们观察电话亭中人们的动作时,会发现在这么局促的空间中人的动作是很放松和自我的,像歪斜地靠在墙壁上,身体的重心不停地从这只脚移到另一只上,捂着话筒、做着各种夸张的、下意识的手势都是我们经常可以观察到的。而电梯中每人的平均空间即使大于公共电话亭,电梯里的乘客也会显得比较拘谨,总是尽量保持互相之间身体的最大距离。如果有一两个人在电梯,他们通常靠墙站立;四个人时则会各占一角;当超过四个人后,情况就复杂了。他们通常都会不约而同地面朝电梯门站立,收缩身体以避免和别人身体接触,空手的会将手臂放在身前,如果手中有物品如提包等,这些东西则是最佳的人与人之间的象征性屏障,拥挤时尤其如此。如果实在不能避免身体接触,则一般仅限于肩膀和上臂。目光集中于电梯的楼层指示灯,绝对避免交流。如果有人打破这些规则,轻则会被认为“有病”,重则会被叫警察。

有时,人们会有意地守卫他所需的空间领地。在不太拥挤的图书馆里,那些想独处的人就会坐在长方桌一头的座位上,而那些不愿与他人共坐的人就会坐在中间位置。

研究空间需求的问题,有助于更好地尊重他人,避免对他人空间领地的侵犯。

当你不想与人共坐时,你会以什么姿态在一张空桌子边坐下?

哈佛大学行为学教授萨默在大学生中进行的研究表明,当一个人在一张空桌子旁坐下,而不愿有人打扰时,这一坐的动作通常有两种:尽量远离其他那些使自己心烦的人,以寻找清静;或者独自一人占据整张桌子,以求清静。

如果他是避开他人寻找清静,那么,他是以逃避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此时他就会找一个隐退之所,通常是坐在桌角的位置。

这种体态语言似乎在说:“如果愿意,就和我共用这张桌子吧,不过请别打扰我,我坐在角落上为的是让你们后来的人尽可能离我远些,我需要安静。”

另一种表现是设法独自占有整张桌子。心理学家认为这是一种进攻性的态度,抱有这一态度的人会坐在桌子一边的中央,他这种坐姿是在说:“别来打扰我,你无论坐在哪一边都会使我不快。请另找桌子去吧!”

萨默教授还发现:处于退却状态想远离他人的那些学生不会把脸对着门的方向,而是朝向另一边;而希望独占整张桌子、处于防卫状态的学生,则会面朝大门。

公园里的长凳,情形也是如此。如果一个人想要清静,那么他很可能会坐在一条没人的长凳的某一端;假如他不想别人共用这条长凳,他就会坐在长凳的中央。

在办公室里,坐在办公桌后面,是告诉同事:“离远点,对我要尊重。”坐在法官席的顶端,是说:“我远在你们之上,因此,我的判决是最公允的。”

在工作中,熟谙此道的老板能以此方式强化自己的领导地位,如斜靠在下级办公桌旁的上司剥夺了下级的平衡感。检查工作的车间总管如果紧紧地挤在工人身边,就会使工人感到惶恐不安。

父母在训斥孩子时,如果把身体向孩子那边倾斜,既可调和两人之间的关系,也可强化家长的权威。

许多研究试图揭示个人空间被侵犯的反作用与人格之间的关系。心理学家认为,内向型性格的人与他人交谈时所保持的距离比外向型性格的人与他人交谈时所保持的距离要远一些。退缩者需要更多的防御以保证其退缩状态的神圣与尊严。

—摘自《心理学与读心术》

相关文章

  • 人际交往的距离

    小伙伴们有没有观察过乘公交地铁时最先上车的大都喜欢坐靠边的位置,这是因为人们都不喜欢私人空间被侵入,那么关于人际交...

  • 心理学常识—私人空间

    乘坐电梯特别是人非常多的时候,你大概也做过这样的事:抬着头看电梯顶,或是盯着显示楼层的液晶板,总之绝对不会盯着紧挨...

  • 私人空间

    好像这个世界很忙,每个人都在强调自己的私人所属空间、时间。因为这是一个边际不清晰的概念,工作有时候跟私人的时间是没...

  • 私人空间。

  • 私人空间

    很久没做下来写这些文字,安静地坐下来写一些,还是那么畅快,说实话只是单纯的写一点东西,更多的还是在抒发一些让自己不...

  • 私人空间

    画一个圈子,里面有几个人,几样东西,就成。喝我的水,吃我的饭,唱我的歌。伸个懒腰,独自翘起二郎腿。

  • 私人空间

    偶然在一个大学同学那里得知这个叫“简书”的东西,至于是什么东西还真没有细究过,但想想应该就是类似博客、微博这样的吧...

  • 私人空间

    随着年龄日渐增长,越来越渴望一间房,一个人。出生到十八岁,和家人在一个屋檐下,循规蹈矩地生活,做一个听话的好孩子。...

  • 私人空间

    花了两天时间,我给自己找了一间空余的教室。问科室老师拿钥匙,打扫卫生,准备一些必用物品。第三天,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

  • 私人空间

    “私人生活空间是一个免除干扰,自省、隐逸的领地。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扔掉他在公共空间冒险时必备的武器和防范工具,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理学—被侵入的私人空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ovk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