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根据李笑来老师的讲座转述并演绎,特别鸣谢
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感慨:
下定决心每个月跑步N公里,但是跑了两次就偷懒不跑了
狠下决心每月阅读两本书,但是翻了前面十几页就看不下去了
新年许愿要重新学好英语,书也买了一大堆,但是学了两周就荒废了
更气人的是,明知道这些事应该做(做了有好处),也知道怎么做(掌握了方法),甚至也做过很多次(并非停留在口头上),可是就没坚持做完,最终也没做好。其中的原因很多,无非是我太忙了、每天都好累、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坚持不下来,等等等等。这些种种原因,归根结底,就是执行力问题。
而另一方面,似乎每个人都不缺乏执行力,并且擅长把很多无意义的事情做得很持久:
明知抽烟不好,甚至都抽出病来了,还是一根接一根地抽,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
明知天天看手机不好,每天还是睡前和一觉醒来就去摸手机,上厕所也要拿着手机看
明知很无聊,很多女生还整天缠着男友或老公问“你爱不爱我、是不是最爱我”……
人为什么这么矛盾?为什么我们的执行力常常用错了地方?
答案很简单:因为人的身体里存在很多个“我”
2000多年前,苏格拉底和斐德罗有过一个讨论,当时柏拉图做了记录。他们认为,人的灵魂有三重本质,包括欲望、情绪、理智,分别以下图的黑马、白马、骑手来比喻。后来,弗洛依德在此基础上做了一个偷懒的类比,人有本我、自我、超我三种人格。根据目前最新的脑科学研究,灵魂的这三重本质分别在实体上对应人类大脑的三个层级:
大脑内层 -- “鳄鱼大脑”,对应黑马,代表欲望
大脑中层 -- “猴子大脑”,对应白马,代表情绪
大脑皮层 -- “人类大脑”,对应骑手,代表理智
由于心脏对大脑的能量(比如血糖)输送流程是从近至远、由内到外,因此欲望(黑马)能最快获得能量,因而个头最大;情绪(白马)次之,而距离最远的(骑手)营养最差,个头最小。甚至,人受到惊吓或者产生恐慌的时候,前两层大脑的能量消耗瞬间飙升,导致没有多余能量输送至大脑皮层(人类大脑),从而使之暂时“休眠”的状况,这就是俗话常说的“脑子突然一片空白”、“整个人不知所措”的情况。网上流行的“人在暴怒的时候智商不到平时的10%”的说法,也是依据这个道理。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我们天生都是感性且任性的动物,即
黑马(欲望)最强大
白马(情绪)一般般
骑手(理智)还是个娃娃
因此,没有人天生就是执行力很强的。换言之,执行力都是靠后天培养才习得的。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才能提高执行力呢?
根据上面的“战车模型”,我们往这几个方向努力就对了
相尽一切办法改进战车的性能!
想办法让骑手尽快成长;
想办法让白马和黑马一样强大;
让他们三个配合得很好……
首先,需要纠正的几个常见错误观念:
理智最高级,有它就够了-- 就像现在流行一种错误说法“智商够高的人不需要情商”
情绪一点用都没有,有也只有害处
直觉都是错的(尽管极少数人的直觉很厉害)
存在即是合理:黑马、白马,各有各的用处,是不可能被消灭的。否则,只有骑手,没有战马,战车怎么跑起来?如果一味束缚黑马,不讲求方法地约束欲望,极有可能会使黑马耍泼打赖,拖翻战车。过度抑制情绪,也可能使自己精神崩溃。
其次,骑手在初始阶段还很弱小,也不完美,需要时间慢慢地成长,不可能一口吃成胖子。
再次,最理想的结果是骑手逐渐成长到与黑马、白马差不多的个头,并与它们默契配合,这样才能使战车稳步前进。反应速度上,黑马>白马>理智,因此三者配合的理想状况是
情绪是理智的快捷方式
直觉是情绪的快捷方式
问题2:怎么让骑手不断成长?
刻意练习的六个方法:
1.学习。学习并重复足够多的频次,使骑手等到成长。
2.反思。独立思考+深入思考+反复打磨,才能不断精进。
3.运动。运动分泌的多巴胺使人心情愉悦,并保持思维和行动敏捷。
4.坐享(打坐)。脑科学研究表明,打坐/冥想能增厚大脑皮层,提高认知能力。
5.睡眠。良好睡眠有助身心健康,不解释。
6.适当的自我原谅。谁都会犯错误,已经发生的事情无法改变,不要让这些事情困住自己,把注意力放在尚未发生的事情上。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行动对自己的错误进行弥补,通过改变完成自我原谅。
问题3:如何控制白马(情绪)?
其实不需要控制情绪,正确的做法是调教它。让骑手不断学习新的概念,打磨更新旧的概念,不断锤炼更好的价值观,然后经过反复思考,反复应用,而后教给白马,即可建立正确的情绪。最神奇的是,新知识新技能白马用得多了,它还能把新东西传递给黑马,而黑马的反应更快。
有些大牛、专家,之所以能够在有些情况下,光凭“直觉”就能瞬间判断某些数据造假,并最终被证实,就是长期训练而形成的“快捷方式”,而非普通人的“拍脑袋”。体育竞技场上,费德勒、罗纳尔多、伊布这样的大神,能够在别人都还没反应过来的电光火石间“下意识地”做出精彩扑救、射门得分,就是元认知能力“下沉”到情绪和直觉的结果。
驾车也是同样的道理。车技娴熟的老司机,不会在驾驶过程中惦记“打转向灯”、“踩油门”这样的琐碎动作。他们所做的,就是在适当的时间自然地做适当的动作。方向盘、油门、转向灯等部件,仿佛长在他们身体上,化作了他们的手和脚。这样的老司机,不会有“路怒症”情绪。
问题:4:如何让黑马(欲望)更听话?
简单讲就是“连哄带骗”。
1)-. 哄它
有规律地拒绝它:比如在学习过程中的突然冒出吃喝玩乐的欲望,要及时并有规律地拒绝之。这样的训练就好比对骑手的肌肉训练一样,久而久之就成了习惯。
适当地自我放纵:控制欲望并非完全的禁止,而是有规律地延迟享受,并把幅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巴菲特的小伙伴查理·芒格在他的书中也对延迟享受有过描述。
2)-. 骗它
向它描述“我们的未来”。罗永浩在高中辍学、倒卖音像制品失败、被家人提醒要自己解决温饱问题之后,听说新东方最高可以拿到百万年薪,于是卧薪尝胆发奋学习,并成为了全国GRE词汇教学第一人,从此不断开挂,走上财富自由之路。这样的“辉煌未来”最适合用来骗黑马,激励它收敛身心,跟着骑手和白马一起努力奋斗。即传说中的“自打鸡血”。
向它阐述“伟大的意义”。李笑来写《TOEFL核心词汇21天突破》一书时,给这件事赋予了“大卖100万本、折合每个字几千块钱”的伟大意义,因而写书过程中心情非常愉快,毫不苦逼。最终此书畅销十几年,迄今正版+盗版销量逾1000万本。
提升执行力的具体办法:
知识的内化与生产。首先是内化,按照学到的知识不断地重复与强化,就像卖油翁练到“手熟尔”的程度。美联航事件发生后,网上一片骂声。而巴菲特则巧妙地利用了这次公众情绪危机:美联航这家垄断型公司的股价大幅下跌,正是抄底的好机会,于是他大幅加仓。之后,他作为公众人物,又是美联航重要股东,加上社会责任感的驱使,他又站出来冷静批评美联航管理层,呼吁提高服务水平,推动股价回到正常水平。反之,学到了驾照却从不开车,学了有游泳却从不下水,学了英语却从来不听说读写,是不会有提高的。
而生产,则是进一步强化知识吸收的方式。正如“教是最好的学”,主动输出是巩固输入效果的最好方法。
最典型的“生产”例子就是写作:写作是反复思考,反复输出思考结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更强的逻辑能力被内化,更强的表达能力被内化,更强的沟通能力被内化,更强的感染力影响力被内化。并且,发生这一切的原因和结果都是元认知能力的不断强化与内化。
每天规律且主动去做某一件事情。李笑来从小开始坚持每天至少两个小时阅读;十几岁开始,每天练一会儿吉它;二十六岁后,睡前利用十分钟时间复盘当天的事情;三十岁以后,每天看至少一部电影;三十一岁以后,每天至少写3000字文章;三十五岁后,每半年整理通信录;四十岁以后,每周三次进行至少三十秒的坐享。这样的规律执行久了,就内化变成一个挥之不去的生活习惯了。
不断结交执行力够强的人或人群。有句流行的话说:一个人的能力,约等于他最亲密的5个朋友的平均值。李笑来在新东方同事中有个小圈子,2003年SARS期间闲着没事就经常打麻将,其中包括锤子科技CEO罗永浩,现央视节目主持人张晓楠,现 Cobuild 基金创始人铁岭,现FreeS 基金创始人李丰。这5个人,当时都是教师而已,现在已经合计身价超过50亿人民币了(李笑来保守估计)。历史上,牛人也常常是扎堆出现在一起的。儿时的周有光和赵元任、瞿秋白同住一条巷;盛宣怀、刘海粟家也不远,拐一两条巷子就到了。道理很简单,总跟牛人待一起,不是牛人也会变牛。
普通人也许没有结交大牛的机会,但都有以他律辅助自律的途径:有心跑步又坚持不了,就加入“不跑就发红包”社群,借助伙伴的力量来监督自己;想学英语又坚持不了,就花钱报培训班,借助机构和老师的力量来督促自己;达成阶段性目标之后给予自己一定的奖励。排名垫底导致的精神压力、发红包和心疼学费的经济压力、成绩领先获得的荣誉感、同伴之间你追我赶的乐趣,以及阶段性自我奖励,都会对欲望和情绪这两匹马产生直接的鼓舞,从而比单纯依靠苦行僧办法的自律更容易坚持下去。
最后,跟任何其它能力一样,执行力的锻炼是需要时间的积累的,需要循序渐进,不要指望一蹴而就。越是急于求成,越有可能半途而废。
半途而废的两种解释:
最科学的解释&最朴素的解释:重复与应用的次数不够,内化过程未完成,大脑皮层沟回构建失败,需要建立的神经元的链接不够强(甚至已断掉),回到了原本没有连接的状态……
另一个解释:可能压根还没体会到执行力提升的快乐。就像有人喜欢健身,大汗淋漓之后精神焕发,兴致勃勃,有的人却觉得很无聊。有的人觉得出去旅游很辛苦,百般不愿;有人却觉得是很开心的事,谁拦他就跟谁急。这就是“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网友评论
可以加個微信認識一下嗎?我是ID:mattcobras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