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岁月静好,那一定有人替你负重前行。――题记
这几天天气寒冷,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已经入冬,黄灿灿的银杏叶洒落了一地,淅淅沥沥的雨夹雪拍打着窗台。我在想,2018年怎么就剩41天了呢?时间可真快呀!小时候我们期待时间快一点,期待长大,现在我们倒希望时间慢一点,等我出头。
前段时间,有个朋友跟我聊天,聊到怎么改变自己的时候,一下子愣到了,突然间意识到,大家在随波逐流的过程中似乎已经同流,甚至越来越读不懂自己了。人家常说,生活是吃一垫长一智,咦,我怎么发现这里有那么些人,越活越回去了呢?曾经他是一名公司管理,他是一名教师,他是一名创业者,他是学生会主席,他在家里面是顶梁柱……然而,在这个社会环境里面,走着走着却把自己当成了宝宝。害怕沟通,沟通不就是打交道么,与生俱来,以心换心,把人做好;害怕犯错,以一个生意人的眼光看待,没有谁规定要做给谁看,而是做属于自己的团队,错了只是没经历过,下次就对了;害怕面对,人到中年,考虑的现实问题,在哪个行业都需要被拿出来公证,我们真的已经回不到小时侯了;习惯安逸,习惯耍聪明,习惯给自己找存在感,习惯是个可怕的东西,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然后,我是谁?我曾经是谁?我到哪去?我的精神去了哪里?我的成熟丢了吗?
丢了之后,在温馨的环境里当一朵温室的花朵,倒图个舒服。宝宝,我能叫你一声宝宝吗?
最近看了两部刚刚上映电影,美国大片《海王》,印度催泪剧《护垫侠》。《海王》里舍身求大义,共建和谐海陆,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英雄主义,以及《护垫侠》中男主不惜悖逆传统思想,为了自己的妻子健康,走上为女性大姨妈制造卫生巾羞耻的道路,不断探索创新,最终拥有获得感与幸福感。真的,生活自有真情在,还有很多人等着我们,人间值得。如果,我们有流进血液里面的使命感,那该多好。
生活中,我们都是渺小的,积少成多也终能溪入大海。有人说,我已经很努力了,就是没有进步,没有结果。原因是,其实还没搞懂学习与成长的真谛。学习是学行业规律,学有结果的人思维,成长则是积累经验,观世界自有世界观,见多了做多了行业工作上的事,自然成为大神。同样都是第一次做人,第一次创业,第一次工作,其实你可以做的很优秀。
为什么叫学思维,不叫学方法?圈子的本质为吸引志同道合的人,你想吸引什么样的人,得先成为什么样的或者对方喜欢希望变成的样子,吸引的本身就是共性。而最开始的时候,我只有一种思维方式,所以我只能吸引一种人,当我改变,兼容,拥有多种类型的人思维方式的时候,就能吸引多种类型的人。既然思维已经同频,自然使用的方法,对方乐意接受,并成为朋友。所以,守旧的思想,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顺着有小成,难成气候,唯改变自己思维模式,看待问题的角度就改变,行动就改变,柳暗花明。
变,才是真正不变。如果发现驾驭不了当下,说明该变了,如果担心变会打破平衡,不存在的,因为你学的思维模式别人已经印证了成功。
朋友们,请找回自己的使命感,找回生活角色当中那一份担当,面对克服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