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汉服系列基础知识

汉服系列基础知识

作者: 华韵书院南宫铭恩 | 来源:发表于2021-01-12 00:25 被阅读0次

      

    一、汉族:

    全世界人口最多,历史最悠久,文化最绚灿的民族。上溯炎黄二帝,族称华夏,五千年文明由此展开,历至汉朝,因其强盛一时,异族始称中原华夏人为汉人,从此“汉”成为这个民族传承了数千年的名号。同时,这个民族的传统服装被广泛称为——“汉服”。

    二、汉服基础介绍

    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汉服定型于周朝,传承于秦朝。汉代衣冠直接继承自秦朝,如汉蔡邕《独断》卷下:“天子常服,汉服受之秦”。汉朝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

    汉服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赛里斯国的体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

    汉人不单指汉朝人,汉服也不单指汉朝服装,而是从“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始至明代,在五千年的历史传统、文化环境中,按照汉人特有的生活方式、审美理想,结合经济条件和生产水平,自前而后自然形成的具有历史传承及鲜明民族特征的服装。

    三、史料记载

    关于汉服的记载数量繁多,仅列出部分:

    (一)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简牍:“简四四‘美人四人,其二人楚服,二人汉服’。”

    (二)《汉书》:“数来朝贺,乐汉衣服制度。”

    (三)《蛮书》:“裳人,本汉人也。部落在铁桥北,不知迁徙年月。初袭汉服,后稍参诸戎风俗,迄今但朝霞缠头,其余无异。”

    (四)《新唐书》:“汉裳蛮,本汉人部种,在铁桥。惟以朝霞缠头,余尚同汉服。”

    (五)《辽史》:“辽国自太宗入晋之后,皇帝与南班汉官用汉服;太后与北班契丹臣僚用国服,其汉服即五代、晋之遗制也。”“汉服,黄帝始制冕冠章服,後王以祀以祭以享。……会同中,太后、北面臣僚国服;皇帝、南面臣僚汉服。乾亨以后,在礼虽北面三品以上亦用汉服;重熙以后,大礼并汉服矣。”

    (六)《东京梦华录》:“诸国使人,大辽大使顶金冠,后檐尖长,如大莲叶,服紫窄袍,金蹀躞;副使展裹金带,如汉服。”

    (七)《清稗类钞》:“金天命己酉,太宗禁民汉服,令俱秃发。”

    四、汉服特点

    (一)交领右衽

    1、交领:顾名思义,就是交叠的衣领;

    2、右衽:衣襟向右掩。

    3、交领右衽就是衣襟向右掩,呈字母y 形。它是汉服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的一个特点,因此成为了汉族的象征符号。

    4、汉服交领右衽只是一个总体的说法。汉服以交领为主,还兼有——圆领、直领、方领、立领。

    圆领

    直领

    方领立领

    (二)衣裳为尊

    1、“衣裳”这个词语其实可以专指汉服。古人把上身穿着的襦、衫、袄等统称为“衣”,而把下身的穿着称为“裳”。

    2、“上衣下裳”是汉服最古老且始终贯彻的服制。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服制的流行地位被其他方式代替,但为表尊重传统,后世传承中最高级别的礼服(如冕服)都是使用这种服制。

    3、除了衣裳制外,汉服还有通裁制、分裁制等。

     

     

     

    (三)系带纽扣

    1、许多种类的汉服都由系带结缨的方式穿着。因此,“系带”和“右衽”一样是汉服的一个外在显著特点。

    2、古人对纽扣的使用最早可追溯至周朝。而在汉服中纽扣自然也有大量的使用。如在罩甲,比甲,披风和圆领衫中。

     

    (四)汉服禁忌

    1、右衽与左衽不可乱穿:右为阴左为阳,交领左衣襟(阳)压右衣襟(阴)呈“y”状是为“交领右衽”,为生者服,反之“左衽”为逝者服。

    2、长短适宜:直立下摆至鞋面,不宜过长拖地弄脏了“污体”,亦不宜过短显得“局促”。

    、汉服的基本款式特征介绍

    汉服主要由衣衫、裙、裤、袍、袴组成,民族服装发展到现在已经没有了阶级区分。

    1、我们根据穿着不同一般分为衣裙制、衣裤制。

    2、根据剪裁方式不同分为衣裳制、深衣制、通裁制、分裁制。

    (一)衬衣

        首先说中衣,汉服衬衣的统称,穿在内衣与外衣之间,具体有中衣,中裤,中裙,中单。起护体,保暖的作用,主要是白色。

    ●现代使用场合:中衣中裤中裙一般是穿衣裳制或衣裤制的时候穿中单则是穿长衣的时候穿,如深衣、直身。

    衣裳制

    基本特点:衣裳制是汉服形制中最悠久最基本的形制,由上衣下裳两部分组成。衣裳制款式:(二)玄端冕服(大礼服):大礼服一直都是衣裳制,没有因为改朝换代而改变,一直是以周制为标准,按照不同的用途等级用不同的配饰花纹。●现代使用场合:主要用于祭祀等重大礼仪场合。

    (三)襦裙:女性常服1、襦裙又可根据腰线的位置分为:1齐胸襦裙(裙子束在胸上,有对襟也有交领的上襦,盛行于唐代)

    2高腰襦裙(裙子束在腰上胸下,流行于隋唐五代)3齐腰襦裙(襦裙的基本款式,各朝各代都有)

    2、根据领子的款式分为:1交领襦裙2对襟襦裙(内穿诃子,配上对襟的上襦,流行于唐五代)

    还有一种襦在外穿法的襦裙,流行于宋明,宋朝流行的襦外穿法就是把一般的襦裙上襦放在外,而明朝流行的襦在外穿法,则有更多特点(琵琶袖,有小袖缘,也有没袖缘的,斜交领,领子加白色护领),虽然袄这个词就是襦的意思,但是现在为了区别襦在裙内的穿法,普遍把襦在外的穿法称为袄裙。

    ●现代使用场合:踏青、逛街、传统节日等都可穿着。(四)氅衣男性穿在外衣的氅(chăng)衣的时候也可在里面穿上衣下裳的服制。●现代使用场合:因为氅衣袖子不小,可以当作小礼服使用。

    深衣制

    基本特点:深衣制是衣裳制的发展,上下分裁再在腰部缝合,也有对衣裳制继承的意思在里面。深衣制款式:深衣按衣襟绕襟与否分为直裾、曲裾。(五)曲裾深衣:流行于汉代,分单绕、双绕,除了一般的绕襟款式外,还分鱼尾、燕尾。鱼尾是加大绕襟下面的缘边,缘边看起来像鱼尾巴。燕尾则是旁边和前面长,后面短,看起来像燕子的尾巴。

    (六)直裾深衣:直裾的运用广于曲裾,跨越的朝代仅次于衣裳制。直裾也有鱼尾直裾,和曲裾原理一样。

    (七)朱子深衣:朱子深衣则是指根据朱熹的朱子家礼记载考证的深衣,直领(没有续衽,所以类似对襟)而穿为交领,裳幅皆梯形。朱子的影响很大,日韩都是在朱子制度的基础上制作的,或严格执行,或加上续衽。明朝则提出了更多解释方案。

    ●现代使用场合:属于小礼服,在需要正式着装时可以穿着,如参加宴会等。

    通裁制

    基本特点:通裁制是在深衣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产物,不再上下分开剪裁,而是    采用上下通裁的方法,背之中缝直通到下面,所以称为直裰,也称直身,流行于宋明,属于男装常服。

    款式辨析:《明宫史》中记载:“直身:制与道袍相同惟有摆在外缀本等补圣上有大红直身袍凡遇大事若过司房或秉笔私自下直房始穿此凡见尊长则不穿其色止有天青黒绿玄青不敢做大红者或亦开摆加衬衣而束本等带者。”从上面可以看出直身是加外摆,也有不加摆里面穿衬衣的。加内摆的是道袍(定陵道袍),因为宋明两代士人喜欢穿道服,所以道袍不是只有道士能穿。

    直身款式:宋明两代的直身在袖子、交领上也存在区别,宋为直方袖,而明朝多了琵琶袖,后期又出现了斜交领(左襟比右襟系得高,y的脚会更往上,更保暖)。●现代使用场合:男性常服,同襦裙用法差不多。

    (八)外衣:包括褙子、氅(chăng)衣和半臂1、褙子:主要为直领,两侧开衩,胸前用系带或金属扣固定,流行于宋明,一般为女子穿着。褙子的长度一种是到脚面,还有一种则是到膝盖。有窄袖、广袖、方直袖。内可搭配襦裙、诃子等。

    ●现代使用场合:礼仪场合可搭配大袖褙子,平时可搭配窄袖褙子。2、(chăng)衣:男装,一般搭配衣裳制或直身道袍。有两边开衩的也有不开衩的,胸前有系带固定,因为流行于士大夫间,所以袖子都比较宽大,一般为方直袖。《明宫史》中记载:“氅(chăng)衣:有如道袍袖者,近年陋制也。旧制原不缝袖,故名之曰氅也。彩、素不拘。”氅衣是宋明流行于士大夫间的对道教鹤氅改良的一种外衣形式,鹤氅原是用仙鹤羽毛做的披肩,后来道家在道服上绣上鹤也称作鹤氅,宋明士大夫流行穿道服,把原来没有袖子的道服鹤氅改成了有袖子的氅衣。●现代使用场合:一般性礼仪场合均可使用。3、半臂:流行于秦汉、隋唐、明朝的一种外衣形式,三个时期的半臂略有区别,男 女都可穿,有直领、交领,也有贯头形式的,袖子长度只到上臂,称为半臂。女子:对襟直领半臂分两种,一种是短衣,一般到腰部,搭配襦裙,半臂放在裙外穿着,流行于隋唐;一种是长衣,一般到膝盖,不开衩,配深衣穿着,流行于秦汉。交领、贯头半臂一般束在裙内搭配襦裙穿着。男子:男子的直领半臂是长衣,一般搭配深衣穿着,流行于秦汉。男子的交领、贯头短半臂则一般搭配裤子穿着,天热可直接贴身穿。还有一种有摆的类似于直身道袍的半臂流行于明朝。

    ●现代使用场合:作为常服使用。

    衣裤制:一般是为了方便而把下裳改为裤子的穿法,上襦放在裤子外面,或用腰带系住。

    ●现代使用场合:适合运动时穿着。

    (九)圆领袍服:这个比较特殊,所以单独讲。圆领袍服盛行于隋唐,一般认为是胡服,属于男装,唐朝女官也可穿着。因唐朝将圆领袍服定为公服,并且一直沿用到明朝,圆领到明朝已经作为官服融入到汉族婚礼中。各个时期的圆领也略有区别。

    ●现代使用场合:窄袖可以作为常服使用。

    (十)儿童汉服:

    儿童在成童(成童就是少年)前(13-15岁),只能穿衣裳制或衣裤制,不能穿长衣。成人后方可穿长衣,古时候成年则需要束发(男女相同)

    (十一)袖子:

    汉服袖子展开盖住手掌一半,合拢则盖住整个手。汉服的袖子多种多样,基本分为广袖、垂胡袖、方直袖、窄袖、琵琶袖五种。1、广袖:一般用于礼服,分平时用广袖和表演用广袖    平时用的广袖一般在腰带旁开口,和方直袖的开口位置相同,然后向下延伸到不同尺寸需要的大小,广袖内测呈弧形封口,外侧开口,接袖一般接在广袖上。    表演用广袖一般为舞者穿着,一般在窄袖的位置开口,然后向外拐一个弯再向下,一般接袖在小袖子上。    同和服振袖的区别:振袖是内侧开口,外侧封口,弧度在外测,类似广袖的倒装,振袖的长度不管伸直合拢都在手腕上,袖子接在肩部。2、垂胡袖:流行于汉代,一般用于曲裾深衣或直裾深衣,是广袖的收袂加上小袖缘,   袖子比较对称,根据广袖的大小,垂胡也会有大小。3、方直袖:是在腰带旁开口,水平向外延伸,呈长方形。4、窄袖:是在除了头部的上半身一半处开口,水平向外延伸,呈细长方形。5、琵琶袖:流行于明代,由明太祖发明的一种袖子,内窄慢慢向外扩大,像一把琵琶,袖口呈弧形、封口,可加白色小袖缘可不加。

    (十二)腰带:主要分宽带和细带1、细带用途广泛,一般衣裳制、衣裤制、深衣制、直身都可用。2、宽带则是楚国流行的腰带样式,一般用于直裾深衣或曲裾深衣。3、还有个类似宽带的腰部装饰物叫抱腰,用细带固定,出现于魏晋南北朝,之后一直零星存在,比如韩熙载夜宴图中就出现此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汉服系列基础知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ozja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