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完一本书,是那种爱情偶像剧的小说,有时候,闲来无事的时候,或者看不下正书的时候,我也会用这些闲书给自己找点乐子。
毕竟电视剧时间太长了,看书只需要几个小时,相对而言,还是看书比较有性价比,更节约时间。
里面看见一个观点也挺有意思的,说成为科学家的人只有两种人,非富即贵。
因为只有这两种人才有心情和时间以及有雄厚的财力完成研究。
这个观点我也很认同,毕竟做科研项目既严谨,又枯燥,而且还必须没有经济压力的情况下,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否则一个整天思考着自己凑房子首付,怎么让自己的工资从10000涨到20000的人,肯定是没有心情,没有耐心去思考,究竟有没有另外一种方式可以验证这个实验的结果?
刚刚打开简书,看见几篇文章推荐,都是写《穷爸爸和富爸爸》这本书的。
这本书我只看了一遍,里面有一个比较出名的工作象限,还有就是创造事业以及现金流的说法。
改革开放之后,很多人都希望下海经商,一是想实现个人的人身价值,二是想多赚点钱吧。
所以,涌现出了一个全民创业的新词。
而富爸爸穷爸爸正好是此时出现,特别契合大家的想法,对,就应该这样,不能一直死工作,要有创业思维,要有资产的思维,要有让资产产生源源不断的现金流的能力。
回归本源,大部分的人估计只有一套房吧,而且可能都是有房贷压力的,就算努力赚到第二套房,可能也是改善型住房,也并没有那个能力,让自己拥有很多房子,并且产生源源不断的现金流。
我一直觉得看书,不管是正书,还是闲书,应该是一种学习能力,这种学习能力让我们擅长思考,让我们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直接就是拿来主义。
书上说怎样怎样,这些就是对的,须知,古人还有一句话:尽信书不如无书。
看书是构建知识链接,打造个人特有的思维模式,不管这种模式是好还是坏,是正确还是错误,只要自己可以有一个自洽的逻辑,那么你的思维就可以说服别人,书籍里写的很多观点不也是这些道理么?
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说的大概也是这个道理吧,当读书到一定程度,思考模式改了,自然就可以理解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