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怎样上有创意的好课?
作为一名老师,要想成为一位学生喜欢的老师,首先要让学生喜欢我们的课堂,我们上的每一节课,这就需要我们上与众不同的课,每个人都希望每一节都是有创意的好课。那怎样才能设计有创意的好课呢?
张祖庆老师认为需要有创意灵感、设计新颖、不落俗套地演绎。
任何创作都需要灵感。精妙的教学设计也需要灵感参与。
灵感从哪里来?张祖庆老师提出,灵感来源于广博的阅读。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热爱阅读,打开视界,才能“胸藏万汇凭吞吐,”灵感之光才能刹那闪现。只有脑袋里装的知识多了,才能触类旁通,信手拈来。
灵感来源于“无用之用”。有时,我们要做一些无用功。比如《田鼠阿佛》中的阿佛,其他田鼠忙着收集粮食,而阿佛却在收集“阳光、颜色、词语”,到了冬天,粮食断绝的时候,是阿佛凭借着自己收集到的“阳光、颜色、词语”,让大家度过了诗意而温暖的冬天。在专业成长的路上,平时不仅仅只是阅读专业书籍,也可以阅读一些哲学、自然科学、天文地理方面的书籍。拓宽视野,丰富我们的想象力,提升专业素养。
灵感来源于执着思考。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在设计教学设计时,也要学会执着思考。在思考中获得教学设计的灵感。
如何设计有创意的课呢?
1、因文而异。
教学设计一定要因文而异。根据文体特点,教出文体特点,才能上好有新意的课。
2、因人而异。
从古至今,我们一直提倡因材施教。教学设计,一定要因学生的不同而不同。
3、守正出新。语文教学,既要守正,又要出新。
我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也是努力这样做的,今年我教四年级语文,比如在教学18课《文言文二则》,由于文言文距离我们的生活较远,学生的生活经验少,不容易理解课文内容,我在课堂上,先让学生观看囊萤夜读、铁杵成针的动画小视频,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们理解内容,在学生掌握课文主要内容,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再进行拓展延伸环节—创意写作,用第一人称改写《囊萤夜读》小故事,穿越到古代,把《铁杵成针》思考想象,编写小故事,设计这样创意的写作环节,让学生在有趣好玩的课堂上提升写作能力。
有人说:“天下没有一本白读的书。”也许读的书与课堂教学内容无关,也许给学生讲的知识,不是考试范围,但是都会成为我们老师头脑知识储备。也许有一天,我们在教学设计时,可能会用到曾经读过书里感悟到的灵感,从而设计出有创意的好课!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尽力设计自己有创意的教学设计,给学生们带来学生们都喜欢的精彩课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