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对汉魏洛阳城有着浓浓的好奇,和深深的迷恋。老公经常带我去往偃师、少林寺方向,每次看到路边的汉魏洛阳城的碑刻标志,我都忍不住驻足张望。
前年秋天,去二里头遗址博物馆参观回来的路上,我看到长长的土堆前,简陋的栅栏开了,我和老公大胆进去,我爬上了城墙,风吹动萋萋秋草,吹乱了我的长发,也将我的思绪吹向两千年前的繁华都城……
我一直以为汉魏故城就只留下这残破的一截城墙了,对它的了解只能停留在书页里、想象中了。前几天,老公路过这里,了解到汉魏故城有新发现,正在建遗址公园。
于是,国庆假期第二天,天空灰蒙蒙的,心心念念的我,终于可以去寻访古城了。早上没吃饭,我们一路向东,到偃师首阳山镇喝了有名的邓记驴肉汤。汤足饭饱后往回走一段,从释源广场往北走,很快就到了白马寺,一路寻到老301国道旁,进入孟津境内,找到了正在建设中的遗址博物馆。
汉魏故城是十三朝古都洛阳现在发掘保护的五大古城遗址之一,位于洛阳城东15公里的孟津区(原孟津县)平乐镇及相邻的偃师区(原偃师市)。
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南临洛水,北靠邙山,地处伊洛平原中心。区域面积100平方公里,先后有6个朝代的40多位帝王以此为王都。它上承灿烂辉煌的秦汉文明,下启恢弘昌盛的唐宋盛世,在中国都城遗址中,它定都总时间最长,区域面积最大且保存较为完整。
更始三年(公元25),东汉光武帝刘秀定都于此,其后曹魏、西晋、北魏也以此为都,历4代共330多年。北魏末年在战乱中化为废墟。今存遗址内城东垣残长3895米,西垣残长4290米,北垣长3700米,南垣已为洛河所淹,残垣一般高出地面1~2米,北垣东段高出地面5~7米。城墙皆夯土板筑而成,周长约14公里。城内主要建筑为宫城、宫殿、衙署、苑囿等。北魏宫城为长方形,南北长约1400米,东西宽约660米,太极殿为宫中正殿。汉魏故城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丝绸之路文化遗产。
一排木质的正方形小花池挡住了我们,仔细一看这就是入口,停车步行,走向那神秘的城池。宽阔的空地两边,是大片成熟的大豆。我们踩在石子路往前走去。忽然间,前面扑棱棱飞过不知名的鸟儿,落在城墙土基边衰草里,又飞到土基上,徒增几分神秘之感。
越来越近了,忍不住有点小激动。老公已经驻足在路右边,我赶上前去,一看是宫城外的铜驼街。
铜驼街遗址望去,似乎听到了驼铃声声,由远及近。
史料记载,“丝绸之路”的东起点在长安,也就是今天的西安。
其实,在东汉及隋唐的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洛阳曾取代长安,成为“丝绸之路”的东起点。满载着宝物的“沙漠之舟”,曾经悠然地从洛阳城中穿过。那时候,在当地人看来,骆驼是东西方物资交流运输的主要工具,象征着平安和富贵,因此人们便开始铸造铜驼,一来避邪,二来招财纳宝。从西汉时起的历朝历代,人们都将铜驼视为圣物,放置于重要集市或商贾云集的繁华街道两侧,或放在水旱码头的货物集散地,增添繁荣。
另据文献记载,这对铜驼曾几经沧桑浮沉。
先是西汉,匈奴刘翟率兵攻入洛阳后,铜驼被弃置于污泥浊水中,任凭风吹雨淋日晒。再到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重修洛阳宫时,铜驼得以复用。后隋炀帝重建东都洛阳城时,又将铜驼运抵瀍河东岸,并借用北魏旧称,仍将此地命名为铜驼陌(今洛阳老城中华桥一带)。
唐宋诗人多有吟诵此地的诗句。
刘禹锡诗云:“金谷园中莺乱飞,铜驼陌上好风吹”;司马札留下了“前朝冠带掩金谷,旧游花月经铜驼”的诗句。司马光在《洛阳少年行》中赞曰:“铜驼陌上桃花红,洛阳无处不春风”,由此可想当时铜驼陌景色之秀美。遗憾的是,北宋末年金兵南侵,洛阳遭难,铜驼虽免于浩劫之毁,却再遭遗弃。到南宋洛阳被金人攻陷时,铜驼罹难,湮佚亡失不知归于何方。
隋唐时,京杭大运河通航,铜驼被放在重要东城“北市”(当时的国际市场)附近的铜驼巷。
在距铜驼巷不远的货运码头,舟船把来自江南的丝绸、茶叶、瓷器等货物运至洛阳,西北的驼队再把它们运往西域诸国或经西域运往西亚和中东,从而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丝绸之路”。而洛阳也就成为了这条“丝绸之路”名副其实的东方起点。
“洛阳八大景”的说法大致是在明代提出的,其中“铜驼暮雨”的发生地应该是指隋唐洛阳城的铜驼巷(也叫铜驼陌)。然而无论是“铜驼暮雨”,还是铜驼陌、铜驼巷,都是从汉魏洛阳故城的铜驼大街沿革而来。
往左再走不远,就来到了宫城正门。仅仅是两块矮矮的标志性碑刻,就让人浮想联翩。
抚摸着故城的土块儿,仿佛历史的脉络从手掌中展开……
阊阖门原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天门,汉魏洛阳城的宫城正门称为阊阖门。
东阙台前
作为象征帝王威仪的礼仪性建筑,阊阖门是举行帝王登基或接见四方朝贡者等重大活动的地方这座门址正对大城南北轴线大街铜驼街,主体后坐于宫城南墙,城门两侧前方夹建有两个规模巨大的大型土阙,阙台分为东阙和西阙,阙台东西对称分布,单个阙体长度接近30米,两个阙台之间间距40余米,气势雄伟,巍峨壮观。
玻璃罩下面的历史真迹,坑中的石础是古城原物原位,距现地面约两米深,因用玻璃罩保护,便有了这样与石础的“合影”。 柱基 木柱基 远望正在发掘的工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