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以前,著名人文主义学者莫尔,曾在其著作《乌托邦》中,描绘了一个人人平等、财富共有的美好世界,是为外国的“桃花源”。而乌托邦,也被认为是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体现。那么,乌托邦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社会,又是否有可能在当今世界实现?
说到乌托邦,就不得不谈到他的创作者——莫尔。莫尔于1478年出生在伦敦的一个富裕家庭,在父亲的安排下,莫尔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虽然家境优渥,但身处十六世纪初英国的莫尔,却深感社会阶级斗争激烈,人民生活困苦。此时的英伦大地正处于资产阶级原始积累的阶段,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乌托邦》,在书中莫尔借旅行家的所见所闻,虚构了一个没有阶级、人人平等、财产公有的理想社会,这也被认为是西方空想社会主义的起源。莫尔认为,私有制是万恶之源,“只有完全废除私有制度,财富才可以得到平均公正的分配,人类才能有福利。”,这也是社会主义历史上第一次提出消除私有制,建立公有制。
在莫尔的描述中,公有制是乌托邦最大的特点。在乌托邦,所有的产品、财富都是全民公有。民众可以在指定的市场,领取自己需要的物品;同时,住房也是全民公有,人民可以免费入住,并且每十年就会抽签调离到其他住房,以保证公平;食物也是全民公有,每个城市设有专门的公共食堂,所有人都能到食堂免费就餐。除财富公有外,乌托邦的所有城民都要参与劳动,由于是全民劳动的关系,这里就不存在剥削和压迫。在这里,人们每天只需要六个小时进行劳作,并且拿出一个小时进行文娱活动。这样一来,没有压迫、没有加班,乌托邦人都有着很好的睡眠质量和身体状况。
乌托邦是一个十分重视农业的国度,所有劳动者都必须优先进行农业的劳作,以保证粮食的充足。乌托邦人从小就要接受农业教育,每个公民都必须在农村实践两年,了解农耕;除农业外,每一位公民还必须学习一门其他手艺,以拓宽自身的能力,更好的劳动。
在乌托邦,所有民众都是平等的。人们倡导男女平权,鼓励女人参加劳动,接受教育,选择婚姻;同时在这里,宗教信仰是自由的。每个人可以选择自己信奉的宗教,但值得一提的是,“无神论” 在乌托邦是不被认可和接受的。而就是在这样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也仍然有奴隶的存在。这些奴隶大多是国外的战俘、在国内犯罪的公民。这些奴隶往往进行又脏又累的高强度劳作,作为惩罚的措施。
总结而言,乌托邦是一个财产公有、没有剥削、人人平等的美好社会。那么这样的社会是否有可能在未来存在?在我看来,有以下两个难点。
首先就是生产力的发达程度。在莫尔的描述中,乌托邦人每天每人工作六个小时,就能提供全国的各大产品需求。而这就需要极其发达的生产力作为保底。在当今世界,想要达到如此高的生产力水平,科技领域必须要有巨大的突破才能实现。
其次就是人的思想素养的提升。我把这点分两部分进行阐述。第一就是人们对劳动价值的判断。无论是从事任何劳动,其内在价值都是相等的。只有所有人都认可以上观点,乌托邦的无差别分配才有可能成功。打个比方,做科学研究的同清洁工的内在价值是一样的,都是劳动的价值。这一点,是很多人都接受不了的,这就有点平均主义的意思在其中。第二就是劳动的积极性。在乌托邦式的全民劳动中,因为大家都能领取相应物品、在公共食堂吃饭,那么就少不了有人“滥竽充数”,消极劳动。即使有法律的保证,也很难根除这种现象。所以,我姑且将这一点归于人的思想素养中,或许只有绝大多数人的思想觉悟得到提升,才有可能避免消极劳动的出现。
乌托邦是理想主义者的天堂,许多因素表明其很难实现,或许我们永远都看不到它的存在,但我们却可以朝着它努力,毕竟,人都是理想主义者。
以下为莫尔绘制的乌托邦地图,是否有点眼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