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教授:周末好!
您生动有趣、紧密联系实际的授课,时而让我沉思在曾经为人师、为人父的生活片段中;时而回到眼前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最近本园集体备课);心情也是变化万千:时而后悔悲伤、时而又觉得欣慰满足!总之,听看视频,收获很大!先谢谢您!
今天我又一次听看《儿童常见关系问题分析及对策》中的第二节:“自我关系”时,有一个问题,没转过弯来,斗胆向您请教!如果您百忙中有时间,麻烦您帮我讲讲!
“吃手、吃脚”是孩子认识自我,完成客、我两分;“啃咬物体”说明孩子开始对世界开始了探索认识,包括孩子“玩自己的大小便”、“妈妈,我想吃屎”等自发探究的活动,家长要支持鼓励孩子大胆去做,不要轻易去阻止,否则孩子在自我发展中就回“受阻”,造成孩子在“自我关系”发展中可能产生“否定与撕裂”的主要问题!这个观点我完全同意!
“随便随地大小便”和以上的孩子“吃手脚”等行为可不可以看成也是孩子的一种对世界探究行为呢?当然授课中,您的观点是明确的:“孩子从控制大小便中学会控制自我;孩子从定时定点大小便中学会约束自我,学会自律,养成习惯”,否则,自我发展就会受阻!显然,“随地大小便”和“吃屎”不是一回事,前者不属于“孩子对世界的探索”!
所以,做为家长,在育儿的过程中,他们是不是也不好区别?有没有简单易辨别的视角办法?
打扰教授了!再次感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