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表达之八十七:移觉(通感)之通感手法融合使用(一)

表达之八十七:移觉(通感)之通感手法融合使用(一)

作者: 认真说话 | 来源:发表于2024-08-25 21:00 被阅读0次

    由于通感即为感觉相通的修辞方法,而人的感觉又分为视、听、味、嗅、触五种,所以通感的运用类型不限于以上几种,应该还有其他类型。通感手法融合使用的情况很多,高明的写手总是设法调动各种感官制造通感盛宴。

    1“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那知他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千仞,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折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从此以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渐渐的就听不见了。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约有两三分钟之久,仿佛有点声音从地底下发出。这一出之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这一声飞起,即有无限声音俱来并发。那弹弦子的亦全用轮指,忽大忽小,同他那声音相和相合,有如花坞春晓,好鸟乱鸣。耳朵忙不过来,不晓得听那一声的为是。正在撩乱之际,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这时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刘鹗《老残游记》)【这是“王小玉说书”的精彩片段,也是通感运用的经典段子。这里时而听声类形,以视觉写听觉;时而听声类声,以听觉写听觉;时而听声可触,以触觉写听觉;时而听声可品,以味觉写听觉。把个王小玉的说书的情节写得荡气回肠!】

    2"鲁达再入一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又只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水浒全传》)【这是“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情景,其中通感手法的运用令人叫绝。"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是视觉与味觉相通;“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则是由视觉向听觉的迁移。通过通感手法的运用,刻画了一个性如烈火、嫉恶如仇梁山好汉形象。】

    3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林逋以梅为妻,“疏影”、“暗香”是写梅的千古绝句。山园小梅,适逢月色昏黄,其香气暗来,似随花影浮动,这花香、枝影一起写来,虽亘古经年,今日读来,依然如身临其间。这是以嗅觉、视觉、肤觉互通写“梅”。】

    4家住京西——山沟窄,背包一打上五台,扛的是枪,揣的是爱!(张志民《自题小照》)【移觉是一种表情表意的强化手段。一个“揣”字将视觉、肤觉可感知的“枪”转化为无形的意觉——真挚情感。含蓄、深沉、动人。】

    5女人们嚼着歌又香又甜,脚步踏乱了偌大的沙滩,笑声追赶着妩媚的炊烟,慌乱中添了一百个喜欢……(汪玉良《水手回来了》)【“歌”可以“嚼”是从味觉、触觉写听觉;无形的“笑声”成了有形,既是拟人,又是移觉。】

    6春来了,雨能不来么?飘悠悠的/凉润润的/甜丝丝的……从天边唱到天边,一支歌淅沥沥沥……(丁庆友《湿淋淋的季节》)【这是一首描写春雨的小诗,其中“飘悠悠、凉润润、甜丝丝”从视觉到触觉又及味觉,字里行间跳动着对春雨的由衷赞美,一行行错落有致的诗行,像是织出的密密的雨丝和雨帘,飘动在读者面前。饱含诗情,以雨蕴含着深沉的美。】

    7大家攀藤抚树过去。只见水上落花愈多,其水愈加清溜,溶溶荡荡,曲折萦纡。(《红楼梦》第十七回)【水的“清澈”用视觉感知,水的“润滑”却需靠肤觉触知,这里是用视、肤二觉互通写水的状貌、情态。】

    8秦淮河的水是碧阴阴的,看起来厚而不腻,或者是六朝金粉所凝么?我们初上船的时候,天色还未断黑,那漾漾的柔波是这样恬静、委婉,使我们一面有水阔天岑之想,一面又憧憬着纸醉金迷之境了。(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置身在秦淮河的桨声灯影中,对其水其波的感受也是多方面的,有眼所见,也揉进了身所感。“腻”本味觉却用以表现视觉,以“恬静、委婉”形容柔波。给人以独特的韵味。】

    9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荼蘼外烟丝醉软。春香呵,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得先!闲凝眄,生生燕语明如翦,呖呖莺歌溜的圆。(汤显祖《牡丹亭》)【这是一支描写暮春景色的名曲。烟丝又称晴丝、游丝,是虫类所吐的丝缕,常在空中飘游。是春天,特别是晴日最常见的景致。此曲以“醉软”这一味觉和触觉的感受将“游丝”临风无力,袅然如烟令人心醉的景象写得使人如身化其间。“明如翦”、“溜的圆”赋予声音以形体,且相互映衬,别有一番意境。】

    10夜里我抚摸着你的洁白的梦,抚摸着我的希望,啊,我的小星星。(傅天琳《晨》)【主要是用视觉感知的色彩来表现复杂的心理活动。“抚摸”着“梦”“希望”,这是触觉写意觉。“洁白”代表纯真,简洁而生动地将情景融为一体。】

    11此刻,我仿佛听见有种奇妙的声音在我耳畔回响,……呵,我仔细一听,才听出,是阳光落地时发出的音响。人们说,在大千世界里,最轻,最轻者——是七彩的阳光,为什么在这蓬勃的大上海,连阳光也有了重量?(王也《呵,七彩的阳光》)【阳光有音响,有重量,奇怪吗?怪之不怪,这里超常的语言表达方式。正是通感的特殊魅力。】

    12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白居易《琵琶行》)【以莺语间间来比喻琵琶之音的悦耳美妙,已引人入胜,又复以“花底滑”来形容,使人不仅产生听觉上的联想美感,而且能产生触觉上的美感联想,紧接一句亦此。】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表达之八十七:移觉(通感)之通感手法融合使用(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pgw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