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然后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谓与!
【译文】
伟大呀圣人之道,洋洋洒洒的发育万物,它高峻达天,充裕宽和伟大呀!大的礼仪约有三百,细的仪节约有三千,等待那有德之人出来然后施行。所以说,假如不是具备最高德行的人,那最伟大的道理就不会凝聚而成。因此君子一定要尊重德性而从事学问,致力于广博而又尽心于精微,达到高明境界而又遵循中庸之道,温习已知而又增进新知,敦实笃厚用以崇尚礼义。所以君子身居上位而不骄傲,身为臣下而不悖逆,国家有道时,他的言论足以振兴社会,国家无道时,他的沉默足以避祸容身。《诗经大雅蒸民》篇中说,既聪明又有见识,可以保全自身.”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体悟】
尊德性和道问学这两个事直接引出了朱熹的理学和王阳明的心学两个流派,简单来说,朱熹追求格物致知,由道问学,然后尊德性,道问学多一些;王阳明一派认为德性先天存在,我们需要发现他,不需他求,直指内心即可,道问学不是那么重要。
我们从小开始学习,是沿着朱熹的路子多一些,学的知识多了,融会贯通,道理也越懂越多,只是贯通领悟程度不同。
但是长大以后,便有许多迷茫。道理懂得多的人,不见得德性就好,伪善之人防不胜防。反倒很多质朴之人,虽然知识不多,但为人做事的道理却让人肃然起敬。
所以上了年纪的人比较喜欢心学,直指内心,有点佛禅的况味在里面。
现代人站在历史的肩膀之上,还是努力的都多学多做一些:多学习知识和道理,活到老学到老,也要修习德性,节制求仁。
既不要流于伪善,也不要陷入疏狂。老了的时候做个受人尊敬的人就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