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记得书中双城的创伤里柴静与小蔡的对话,柴静问“在你看来,什么样的人能理解人?”小蔡说“听别人说话的人”,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小孩对苗苗感情深的原因,因为她能理解人,而柴静就是这样做新闻的,所以她的新闻真实,才有人味儿,她的文子也才能打动人心。
她是报道的人,同时也是听别人说话的人,忘记自己,真正的去做到理解人,虽然没法做到感同深受,但至少懂得理解别人,让人舒服,让人信任,而不是眼里没有人,把别人问得无地自容的记者。
理解,其实有时候真的很难,就像在这个发展越来越快的时代,人们关心的更多是自己,所以在跟朋友家人、朋友聊天的时候,总是不知不觉地就变成了一个说教者,不去听别人说话,不去感受她,也就不会理解她,只是以自己的经历试图说服别人,告诉别人要怎么样去做,而不是理解她。有时候,我们要的只是一个拥抱,一份理解,知道你在,就好,如此简单,却又如此困难。说实话,那样的感觉真的很糟糕,可以让说话的人没有说话的欲望,只剩下沉默。柴静能理解人,也就有说话的欲望,这样采访才能继续,而她也通过采访,更加深地认识自己,进一步发现自己。
她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只选择了留跟她强烈生命印象的人,没有以自己的观点去概括,只是平静地描述自己对人和事的所感所想,留给我最真实的现实,让我自己去思考去感受。
“对人的认识有多深,呈现才有多深”,一本书一个世界,通过柴静,可以看到不同的世界,感受到不同的人性,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真实、原始,让我不断思考,关于人生关于对错的问题,冷静,从容,平静,理解,还有一股倔强的劲儿,这就是我喜欢的柴静,是一个新闻人,同时也是可以尽自己的力量去改变一些事的人,而不去顾虑太多异样的目光和各种质疑的声音。
因此,2015年初,她的关于空气污染的《穹顶之下》才会出现在我们的面前,跑了那么多地方,做了那么多调查,自费约一百万,为了一个真实,为了更多的人觉醒,更是一个母亲对女儿的爱,关注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为改善污染尽自己的一份力,不管别人如何,始终坚持自己坚持的,对这个世界充满热爱,对这个社会有自己的责任感,更用自己的方和自己世界相处。
这就是我看见的——柴静,特立独行,不忘初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