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我和父母一起去了空相寺。
这空相寺可大有来头,据说南北朝时期,西天二十八祖菩提达摩大师受恩师般若多罗尊者的指点,泛海东渡震旦传法。于公元526年从广州登陆,后被南朝梁武帝萧衍接至金陵(今南京)。菩提达摩在与这位六度出家、度众无数的“菩萨皇帝”交谈中,因对佛法认识不尽相投,遂不辞而别,一苇渡江至北魏。寓止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以“二入”、“四行”禅法教导学人,首传大乘禅宗与慧可。

公元536年,菩提达摩已经来中国十年有余,在完成了佛法大乘在中国的首传之后,菩提达摩大师西行游化至河洛一带,圆寂后葬于定林寺也就是今天的空相寺内。世人“高崇纪念”,就连当初与其“语不契”的梁武帝也在其圆寂后,亲自题写碑文以示尊敬。
这通碑题为《菩提达摩大师颂并序》的碑刻,碑文气势雄伟,对达摩祖师做了高度的赞颂。
公元538年,由积庵禅师筹办,在空相寺内建造了达摩灵塔、达摩殿和达摩造像碑。从此,这里便成为禅宗祖茔,佛教圣地。

达摩塔位于空相寺中轴线之南,系菩提达摩大师圆寂后,由积庵法师于东魏孝静帝元象元年(公元538年)筹建。 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由郭子仪启奏,唐代宗皇帝亲自加封为“空观之塔”,并赐御题书金字塔额。 现存达摩塔在明洪武二十八年修复过,后历沧桑巨变,多处损坏,2004年由日本达摩会出资又进行了全面的修整。
《达摩造像碑》是目前最早的达摩祖师造像碑刻,碑高1.2米,宽0.5米。碑正中刻达摩大师站像。单线条阴刻,形象逼真,头罩祥光,宽袍大袖。立意简刻,用笔流畅。 碑右上侧刻一偈语为:“航海西来意,金陵语不契,少林面壁功,熊耳留只履。”四句偈语概括了达摩在中国的生平。
达摩在中国始传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心要,经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五代祖师的衣钵传承与弘扬而形成中国佛教的主流一脉---禅宗。菩提达摩大师也因其高行被尊为禅宗初祖。
在之后的历朝历代,达摩祖师不仅被朝廷所尊崇。也成为中国禅宗的代表人物,其所传《易筋经》、《洗髓经》也是少林武术的根基和来源,被后人尊为少林禅武文化的始祖;其所传的禅文化思想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所传禅宗心要也影响了亚洲乃至世界佛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