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招告别“拖延症”

一招告别“拖延症”

作者: 梁山好柱 | 来源:发表于2021-07-10 11:58 被阅读0次

相信大家都有这样一种经历:

  • 赶到最后一天截稿日期,才发现自己一行字都没写,顿时一个头比两个大,感觉上司厌恶的表情近在咫尺?
  • 还有3天就要考试了,这么重要的考试,竟然还没有拿起书本复习?
  • 还有几个重要的电话还没有打,马上就要到会议日期了,怎么办啊?

  这个时候,我们通常会顿足自问:之前都干啥去了???是啊,都干啥去了?悔不当初!
  这种情况下, 我们通常都会想到一个词“拖延症”,那么这真的是一个“病症”吗?

正确认识拖延:

想要解决一个问题,首先要对问题本身做一个分析,先亮出结论:
1、拖延是一种舒缓压力的方式,而不是一种“病症”。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看看拖延的过程:

  • 我们眼前不远的地方,有一个需要完成的任务
  • 迫于任务本身或生活或工作多方面的压力,致使大脑不想现在去完成任务
  • 大脑会引导我们去寻找一种更加轻松的方式,比如看个视频,看下公众号文章或者听听音乐消遣一下
  • 不知不觉中1个小时过去了、半天过去了
  • 截止时间临近,开始自责,未完成任务的压力袭来
  • 哎,反正也这样了,还不如再放松一下
  • 拖延正式启动

  是不是很熟悉的过程?如果这个模式持续进行,将会逐渐变成我们熟知的另一个概念:习惯
  相信大家都或多或少得听说过“习惯的力量”,进一步得出另一个结论:
2、拖延是一种习惯,而且所有人都会有,只是出现的时间/地方/场景不同
如果是习惯的话,我们通过大量的研究可以了解到:

  习惯是可以被替换/改变的,如:21天塑造一个新的习惯。

  我们接着分析一下“习惯”,看能否找到突破口:

习惯的构成:

通过科学的研究发现(参见《习惯的力量》),习惯通常由3个部分组成:

触发器、行为模式和奖励。简单来讲,触发器启动一个行为模式,完成以后得到奖励,反复多次后固化下来,就变成了我们俗称的“习惯”。

我们看看“拖延”作为习惯的构成因素如何:

  • 触发器:通常是各种压力。待完成的任务会引起某种或一系列身体或心理的压力
  • 行为模式:避免做某事。当触发器达到条件后,激发的最惯常的行为模式:不去做。大脑自然惰性为这个模式提供了天然的温床
  • 奖励:身体上/心理上的放松。现在不去做,没有压力,轻松加愉快,当下的欢愉战胜了将来不做带来的负面压力

搞清楚这个模式后,我们就可以利用科学已经验证的方法来破解:

  • 触发器:压力是无法避免的,毕竟活着谁没点压力呢,此项无法解除;
  • 行为模式:需要用一种简单易用的方式阻断行为模式,用另一个模式覆盖现有模式;
  • 奖励:将任务拆解成子任务,划掉完成的子任务,感受完成任务的成就感,给自己一个特别的奖励方式
    注意:根据研究发现,一件事情一旦启动了,那么完成它的概率将可以达到80%,所以,核心的原则就是:尽早起个头!

好,我们找到了方法,可以开发属于自己的解决方式了,我抛砖引玉下:

解决方案事例:

  • 识别触发器:识别“拖延”背后的各种压力
  • 数数:5,4,3,2,1,开始!(敲黑板,划重点)==>打破行为模式,简单易操作!(他山之石)
  • 启动5分钟该事项:万事开头难,起个头,很多事情,没有你想的那么复杂。
  • 我的奖励:允许自己弹吉他10分钟(呵呵,有点另类,大家根据自身情况发挥吧)

我亲测此方法,已经成功破了“拖延”的局,你也试试吧,多试几次,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让我们共同攻克“拖延”,做别人眼中的“自律者”,体会自身的“自由”!期待你的反馈~

相关文章

  • 一招告别拖延症

    拖延症心理学的分析林林种种 1、忽略负面情绪 2、提高自己的眼光 阅历 胸怀 3、成事不说 遂事不建 既往不咎 4...

  • 一招告别“拖延症”

    相信大家都有这样一种经历: 赶到最后一天截稿日期,才发现自己一行字都没写,顿时一个头比两个大,感觉上司厌恶的表情近...

  • 2017年2月7日,从今天起做一个改变。

    告别拖延症,告别坏习惯,告别亚健康,坚持学习与锻炼!

  • 加油啊

    所以要加油啊 告别拖延症

  • 《终结拖延症》 三管齐下,告别拖延

    看了《终结拖延症》,从中收获了很多,帮助我们告别拖延,走向高效工作生活。 什么是拖延症 “拖延”(procrast...

  • 告别拖延症!

    自己是拖延症➕懒癌晚期,所以画了这组漫画,你是否也和我一样呢?

  • 告别拖延症

    我从小就是一个特别拖拉的人,不管做什么事能拖就往后拖。慢慢地养成了这种坏习惯,等到参加工作后,再也很难改掉了。 仔...

  • 告别拖延症

    曾几何时,我是一个重度拖延症患者。而今天,这个治疗也不是特别渐好转。 所以在2016年的第一个月,我决定要改变自己...

  • 告别拖延症

    说来惭愧,这些年的计划就没实现过。也不知是不是太难,让自己没有动力。反而游戏玩了不少。最简单的分泌多巴胺的方法。在...

  • 告别拖延症

    有很多想法 ,脑子里也有许多构思 。为什么不能写下来?书荒,可以写自己的小说。从现在开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招告别“拖延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pkzu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