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公号文也好,网文也罢,都要讲究个“趣”字,板着脸说教的文章谁要看。在我国严肃文学史上,鲁迅绝对是最幽默的之一,放在今天,他肯定也是自媒体达人呢。现在很多公号流行的写法,甚至标点符号,鲁迅都用过,快来和迅哥学几招!
1.语言重“迭效”应造成的幽默
“现在的广东,是非革命文学不能算做文学的,是非“打打打,杀杀杀,革革革,命命命,不能算做革命文学的。”
“打”“杀”“革”“命”四个字的三度重复,造成了强烈的幽默效果。还有这样重复的:
“革命,革革命,革革革命,革革……”
如果不是出自鲁迅的书,真的以为是哪位网友又皮呢!
现在有一种重复的写法就是:又又又又……变体成了又双叒叕。汉语真的是博大精深啊。
2.夸张造成的幽默效果
鲁迅爱用夸张的效果来写,既幽默也能达到讽刺的效果。
“我常常宣传杨桃的功德,吃的人大抵赞同,这是我这一年中最卓著的成绩。”
再例如《论“他妈的”》这篇文章:“国骂博大而精微:上溯祖宗,旁连姊妹,下递子孙,普及同性,真是‘犹河汉而无极也’。”
夸张,一定要用“大”词,写小事。所有的事情都得拉上“全世界”“整个宇宙”,这样才能显出大格局,大气魄。不少网文就是这样写的。比如动不动就是“与世界为敌”“不是你错了,是这个世界错了”“拯救过银河系的XXX”……这些词为什么那么火,就是大格局与小事物连接在一起的混搭的喜感。
3.用精确的数字造就幽默效果
如果在概述一个事物或者一个场景,如何做到让人印象深刻又好笑?就是加具体的数字。诸如鲁迅说日本式胡须是“九十度直角”,说阿金“搅乱了四分之一里”,说妇女如无经济权则脖子上的围巾“无论宽到二尺或三尺,也完全是不中用”,在《采薇》中到写时间写成“过了烙好一百零三四张大饼的功夫”。这样的写法还有很多,是不是很有画面感?
鲁迅在《故事新编·铸剑》中的这段很有典型性:“那夜他很生气,说是连第九个妃子的头发,也没有昨天那样的黑得好看了。幸而她撒娇坐在他的御膝上特别扭了七十多回,这才使龙眉之间的皱纹渐渐地舒展。”
有没有看一次笑一次,大胆地在文中使用具体的数字吧!
4.使用方言造成幽默
为什么“蓝瘦香菇”那么火?为什么人们爱用“辣么”代替“那么”,用“hin好”表示“很好”?方言所带来的幽默感绝对是这些词汇快速流传的原因之一。鲁迅就是个会用方言的高手。
《故事新编·出关》:“来笃话啥西,俺实直头听弗懂!”
5.讽刺造成的幽默
鲁迅是讽刺的高手,此类幽默贯穿鲁迅整个文风。
比如,他说有些留学生在日本并不好好念书,而总是吃喝玩乐,喜欢“关起门来炖牛肉吃”于是鲁迅“幽”了他们一“默”:
那时我想:炖牛肉吃,在中国就可以,何必路远迢迢,跑到外国来呢?虽然外国讲究畜牧,或者肉里面的寄生虫可以少些,但炖烂了,即使多也就没有关系。所以,我看见回国的学者,头两年穿洋服,后来穿皮袍,昂头而走的,总疑心他是在外国亲手炖过几年牛肉的人物……
6.土洋结合
这种写法现代人常用,其实,鲁迅就已经常用了呢!比如最著名的“阿Q”。
“一座六株的白菜堆,屹然的向他叠成一个很大的A 字。”
“O.K!”又一个学者说。大员们瞪了他一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