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352513/ea13e320b56f445c.jpg)
今天收到美文 2 篇。
作者推荐语:人性、权谋和欲望的纷争,何时能够终结?
也许,只有那连绵不绝的雨知道。
简评:兵哥哥的这篇《影》的影评,我读了三遍,因为他说这篇被编辑毙了,说他是自嗨。
第一遍读,感觉写得非常好。兵哥哥的语言、结构、逻辑自是不消说,思想也一直很深刻。
第二遍读,就带着找碴的目的,自嗨?哪里表现了自嗨?似乎有点感觉。
又去搜了下别人对此片的评价,也多是从三位主角的真假虚实、张导一反追求明艳转而营造水墨意境、演员精湛的演绎等方面进行,远不如兵哥哥的深刻细腻。
第三遍读,感觉编辑说自嗨,可能就是兵哥哥写得过于深刻细腻了。
最初有自嗨的感觉,是读到这么一段:
如果说只有色彩和形式的出众,影片终究少了一些韵味。
于是有了雨。
这所有的色彩和元素,都在从头下到结尾的雨中,得到融合、酝酿、勃发。
连绵不断、无边无际、无穷无尽的雨。
从生到死,从君到臣,从影子到正身,都避不开躲不掉的雨。
从开头到结尾,见证了所有阴谋阳谋、尔虞我诈的雨,就这么一直下着。千古兴亡多少事?都在南方这潮湿氤氲的大雨之中,烟消云散,不留痕迹。
这一段写得好不好?美不美?太好,太美,像散文诗,可咱是写影评啊,是不是应该收敛点飘逸的思绪,浪漫的气息?
二嗨嗨在直白的权欲论。
网上影评不少引用一条豆瓣短评:如果说电影好,我却一时不能道出好在哪里?如果说电影不好,我怎么会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自古以来,权欲就是人性,张导把它置于黑白太极间,阴与阳,刚与柔,真与假,虚与实,圆融流通,万象化生,给观众留足了白。
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感觉如果红叶主任写《影》的影评,没准能入编辑的法眼。
不会写影评,也不会评文,只是因为有这个由头,试着分析下。不当之处,请多包涵。
- 流失的青春 《阿娇 (上)》
作者推荐语:人的一生要经历很多,有花前月下,也有风雨坎坷。如同我文中的主人公,她能在一帆风顺中度过一生吗?她会遇到什么样的命运呢?
简评:我们苑里写故事的,一个个都是大手笔的节奏,出手不凡,引人入胜。你看青春这一开头:
“这个女人心真大。”
“什么心大,她是心硬命也硬。”
阿娇走过去,对身后断断续续飘进耳中的窃窃私语,阿娇已经见怪不怪了。
了了数语,就把我的兴趣给勾了起来,引诱得你想一睹为快:为什么说阿娇“心真大”“心硬命也硬”?阿娇又如何修炼得“见怪不怪了”?
下边故事自然而然地铺陈开来。这个开头无疑是成功的。
青春的故事一直是娓娓道来,不急不徐,但言之有物,详略得当不啰嗦。
从作者的推荐语及开头可知,主人公阿娇,虽然叫阿娇,但上天并不偏爱她,也是要让她经历风雨坎坷的。今天发的是上篇,详细写了阿娇这个真美女的“花前月下”。
阿娇天生丽质,但不虚荣不贪恋富贵,向往两相情悦的美好爱情。这时她的真命天子——邓兆庚出现了。阿娇犯起花痴,主动“勾引”,小邓童鞋一脸傲娇无动于衷。文中详细描写了这段追求过程,让读者又忆起了青春……
有情人终成眷属后,青春(作者)一笔带过:“日子在不经意间匆匆而过,转眼孩子已长大成人,要面临成家立业。”开始为下篇的“风雨坎坷”作铺垫。
故事结构严谨,逻辑性强,语言风趣流畅,引人入胜。期待看阿娇这个娇弱的女子将会遇到什么样的命运?她又如何应对?
此篇及推荐语均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