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沉潜本手,方能妙手

沉潜本手,方能妙手

作者: 半昏山人 | 来源:发表于2022-06-12 00:05 被阅读0次

会稽实斋先生曾云:“高明者多独断之学,沉潜者尚考索之功,天下之学术,不能不具此二途。”恰如围棋中之本手与妙手,私以为学术之奋进非沉潜于本手不足以成,非脱胎于妙手不足以论高明。要言之,本手不积不足以成高明。

本手之沉潜铸就高明学术之根基,使高明之学得以发生和可能。

日本纪州昆仑先生秉承古学之遗风,甘于沉潜之道,殚精竭虑,用生命完成了经学史上的校雠巨著《七经孟子考文》。无怪乎日本汉学家吉川幸次郎曰:“盖皇朝儒者之业,能衣被海内外者,殆莫先生若也。”故不可谓其学不高明。

“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学问之道自来无有坦途,苟求安逸,《考文》不足以成。呕心沥血,昆仑先生忍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孤独与艰辛,因繁重的校勘劳作终致积劳成疾。最后定稿的那年,昆仑先生几乎完全是在抱病的状态中写就的。徂徕先生在序中曾记述其抱病写定时的情形:“黾勉从事,呻吟交发,不能辨其为何声。”两年后昆仑先生便逝世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昆仑先生以自我的沉潜践行了一个儒者对于圣道的追求、践行与传扬。若非如此沉潜于本手之根基,难以想象能有经学史上的如此旷世巨作。

高明之学唯有沉潜于本手后,经批判性咀嚼方能成就妙手。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昆仑之学可谓切磋琢磨而来,不可谓不精。其师伊藤东涯乃当时一代儒学大师,颇负盛名。昆仑先生早年负笈沉潜于此,筑下了其学问之根基。然而“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沉潜浸淫多年的昆仑先生愈发对当时经学校勘混乱、莫衷一是的情形极度不满,于是往来京都、江户,与当时儒者名流切磋琢磨,不囿于一尊,不泥于成说,终于著成为乾嘉学者广为称颂并引用的一代考据经典,在《四库全书》中绽放出其泽被后世的耀眼光芒。探赜索隐,钩深致远,沉潜本手固然是根基,然若非批判性咀嚼,本手亦只能沉潜于灰烬,难以闪烁出妙手的惊羡。

反观如今之学术,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学术轻浮“蔚然成风”,争相竞逐“奇、巧、偏、怪”,并以此为创新而不知疲倦。于是我们看到各种令人啼笑皆非的学术“放卫星”“放大炮”,浮夸极甚。甚者,各种“国学大师”自诩已然证得“圣人之道”,欺世盗名,惑乱学界。如此种种怪像,在我看来,皆在于不明高明之妙手如何能脱离沉潜之本手?

《庄子》有云:“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凡夫不可语道。”凡以沉潜本手为雕虫小技而未谋大道者,恐终难悟得高明妙手学问之乐趣,徒贻笑大方,自作浅陋,实不足观省。

相关文章

  • 沉潜本手,方能妙手

    会稽实斋先生曾云:“高明者多独断之学,沉潜者尚考索之功,天下之学术,不能不具此二途。”恰如围棋中之本手与妙手,私以...

  • 勤于本手 ,杜绝俗手,方能妙手

    本手为基础,妙手为创新,只有对本手深刻把握理解,方能出现妙手。因此,勤于本手,杜绝俗手,方能妙手。 勤于本手,夯实...

  • 以本手沉潜,以妙手行远

    人生如棋,棋局万变。有人规规矩矩地按着棋理走,收获了本分人生;有人总能出人意料,在普通的轨道上宕开一笔,精...

  • 以本手沉潜,以妙手行远

    人生如棋,棋局万变。有人规规矩矩地按着棋理走,收获了本分人生;有人总能出人意料,在普通的轨道上宕开一笔,精妙至极;...

  • 以本手沉潜 以妙手行远

    今年全国高考一卷的作文题目是以下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妙手、俗手为话题来写的。其中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的基...

  • “创造”诚可贵,“基础”价更高

    “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围棋初学者应先从合乎棋理的本手开始,只有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方能臻至妙手之境。...

  • 循序渐进为真谛,夯实基础谱新篇

    围棋里有三个术语:一曰本手,二曰妙手,三曰俗手。初学者应先从合乎棋理的本手开始,理解深刻,夯实基础,方能臻至妙手之...

  • 本手夯实 妙手回春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学业上,事业中,若要有所成就,我们当着力本手,夯实基础。扎实本手,追求妙手,努力创造,方能...

  • 沉潜!沉潜!沉潜!

    《庄子.逍遥游》有曰: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

  • 本手、妙手

    “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术语,是围棋的专用语言。本手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指出人意料的下法。俗手指貌似合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沉潜本手,方能妙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pxgm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