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焦虑,每天优于昨天的自己就好。
. 01.
2017年近年社群付费的巅峰。在这一年,我与时代相宜的融入这一汹涌的潮流里。
一年多的社群生活,不能说自己成长多快,但是比原来走得更远,这是真实的。
有句话叫做: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
一个人走在这个浩大的世界里有点冷,所以我们需要抱团行走。
社群让我们看见与自我眼前小世界里不一样的风景。可以学到自己目前生活无法接触的知识,打开你眼下浅显的生活里无法看到的更广阔的眼界。
对于我们这样爱写字的灵魂,可以有针对性的选择进入不同的社群,并且更容易在社群里找到同频的朋友。
比如我2014年开始全职带娃以后,不管我怎么努力,凭自己周围有限的资源,都很难突破已是井底之蛙的限制。
三点一线的生活,每天除了窝家,去得最多的是菜场,知道那个菜场的菜好,海鲜新鲜,悉知楼下24小时便利店的商品比大超市东西贵……
生活圈除了家以外就是孩子班里的家长,某某妈成了身上唯一与人辨识的标签。
对于热爱职场和仍然有着要与这个社会继续强烈链接意愿的我来说,参加社群成了打开目前僵局的唯一途径。
选择与自己需求喜好相当的社群,无疑是最便捷的途径。
.02.
剽悍一只猫(江湖人称猫叔)的小灶群,是我所入的第一个收费社群。
优质的社群里,牛人特别多。
我是个内敛却又不安分的人——喜欢呆在最安静的角落里被最热烈的声音所包围。
有很长的时间(其实包括现在),我都喜欢默默的关注群里的信息,尤其会悄悄关注一些同频的人,看她们热热闹闹的聊天,风风火火的成长,到最后轰轰烈烈的飞舞。
当然,也会吸取自己需要的知识和能量。用在自我成长的践行中来。
看见别人忘我的努力,利用社群的强大链接力,实现自我完美华丽的蜕变,这何曾不是一种无法言语鼓励。
进入inLight的写作群,这一个无心插柳柳成荫的邂逅,也让我遇见很多同频的人。在这里,更多如我一般被困囿在自我设限的小空间内,却想要看见外面大大世界的妈妈们。
我们是全职妈妈,却更想先做自己。
于是我们惺惺相惜,抱团前进,一起分享资源,互相鼓励,彼此督促,一起走更远的路。
社群里的人有很多种。第一种就是自带能量型的,这类型的人无需别人提点,ta本身就能绽放光热,积极带动社群里的其他人一起匍匐向前。
第二种是蕴藏能量型的,就是ta本身聚集有能量,但是一直没有找到自我突破点,有人稍挥鞭就能扬尘起舞。
第三种是那种无论你吆喝还是挥鞭,永远都无动于衷的。有句话说得特别贴切,就是你永远都叫不醒装睡的人。
对于我们大部分想通过社群去成长的人来说,大部分都应该归结于第二种。
.03.
3月22日小灶周年结营,班委给群里的400多位都颁发了毕业证书。作为结营委员会成员之一,我也积极的帮忙颁发毕业证。
400多人的大群,经常活跃的不过一百多人,一半以上的人,从我进群以后都从来没有看见他们冒过泡。
发毕业证需要一一加好友,我负责的六十个人,大部分不是好友,但是只要添加信息发出以后,不多会基本能有回应。
在当时,我真的有点纳闷,明明ta们也是活跃在自己朋友圈里人,为嘛会花钱入了群却从此寂寥无声。
后来我终于想明白了。人的关注点和重心不一样,有的人需要有这样的集体能量去点燃自己的梦想。也许有的人就如我一样,只喜欢在最安静的角落里被最热闹的声音所包围呢。
社群多了,也会给人带来焦虑。
今年我又入了猫叔的读书营,刚刚参加完三月的主题读书营。我发现,林林总总的社群,每天成千上万的信息,让人焦虑不已。我曾一度迷失,那个跟我一路走来的人越来越优于我,那些后来者前仆后继的涌出来,正在各自努力精进的路上极致的践行……
再后来,我也不再发声。
终于我明白了一开始会有那么多人汹涌而来,到后来,却又都慢慢的逐渐沉溺下去。
沉溺也不意味着停滞不前了 ,只是我们也许发现了更适合自己的路,或是有了更明确的目标。
其实,无需焦虑和过度比较,每天优于过去的自己就好。
感谢这一年来,让我看见人生仍有无数可能的社群,还有社群里同频的人。
那些让我膜拜的牛人,给了我榜样的力量。那些同路相伴的友人,给了我坚持的能量。
现在的我,与去年相比,少了惶恐和焦虑,多了内心的平静和笃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为之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