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深刻】
- 重复别人的话最没有信息量,如果讲出和别人视角不同的观点,就有信息量了。
- 噪声有什么特点呢?
- 未知,而且通常是随机的
- 不含有用信息
- 噪音和信息不是绝对的,要看场景
- 因此,我们要想准确获得信息,信息本身的幅度(也就是能量)相比噪音需要足够高。
- 噪音的出现使得信息的捕获、存储、传输和处理会受到影响
- 信号和噪音的关系,你还需要知道两点,这两点可以帮你:首先,它们是一对孪生子,总是相伴存在的。考察和判断一个人是否有处理问题的能力,不是考察他在纯粹无噪音的条件下的能力,而是要考察他能否在有噪音的情况下,依然把信息找出来,处理好。这就如同培养交友能力必须基于存在损友这个前提假设一样。其次,由于信号的能量和噪音的能量叠加了,因此具体到每一个信号点,它的准确性,或者说置信度,都是严重受到干扰的。
- 过滤信息中的噪音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其实也不外乎上面两种。
- 第一种是通过信息的冗余和比对,过滤噪音。
- 第二种,将有噪音的信息分解到不同的维度过滤噪音
- 当信息传输所用的信道固定,能承载的信息量是有限的。信道的容量, 决定了有效的传输率,这就是信息论中有名的香农第二定律,
- 首先,我们要清楚信息的传播是有成本的,其成本就源于信道的容量。
- 第二,我们讲了某一个范围的无线电波,所能承载的信息是有限的
所以,大家不要指望 5G 到来了,无线通信真比在家有线上网快,那些媒体上讲的测试速度,都是没有人互相抢带宽情况下得出的,不能够完全当真。当然,5G 比 4G 快,这没有问题,大家要防范的是对 5G 的过度炒作,以免自己糊里糊涂地把身家投进去。
第三,量化度量这件事很重要。
【启发和收获】
信噪比这个概念我们是经常听说的,理解不够深。信噪比的意义是,信噪比足够高的情况下,信息才能被分辨。但是信噪比是不是越高越好?理论上是,实际上够用就行。抓大放小,抓住关键点就够了
【行动和改变】
把抓大放小作为个人行动原则。
Changelog:
- 阅读吴军《信息论40讲》第19-21讲,20191209创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