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王维德撰《外科证治全生集》乃中医外科三大学派之全生派的代表作。
主要学术成就:
王氏力主痈与疽发病机理不同,一为阳实热证,一为阴虚证,根据红白两色鉴别,分别施治。“红痈乃阳实之症,气血热而毒滞;白疽乃阴虚之症,气血寒而毒凝”。痈疽二者治则均以开腠理为要。“腠理一开,红痈毒平痛止,白疽寒化血行。”
在阴疽治疗方面,首倡阳和解凝散寒的治疗原则,为治疗疽证开辟了新途径。其发明的阳和汤,是治疗脱疽的代表方剂。
对外科消、托两法,有独到见解,主张“以消为贵,以托为畏”。认为托法易导致病情加重,“即流注瘰疬恶核,倘有溃者,仍不敢托。托则溃者虽敛,增出者又如何耶?故以消为贵。”
治法兼顾人身正气,减少病人痛苦,反对轻用刀针,禁用升降二丹等蚀药。“毒在皮里膜外,或应开刀,尚忌深过三分,恐伤内膜。若深入寸许,伤透内腑,病人何能堪此极刑,七恶之现顷刻。世之宗其法者,尽属刽徒。此集唯疔用刺,此外不轻用刀针,并禁用升降二丹,令人痛烂。”
方药方面,贡献家传秘方甚多,均为几代人外科临床经验的结晶,疗效卓著。“所载诸方,皆药到病除,切勿增减”。独创阳和汤、犀黄丸、醒消丸、小金丹等,备受后世医家推崇,至今仍是临床常用方剂。
痈疽总论
痈疽二毒,由于心生,心主血而行气,气血凝滞而发毒。患盘逾径寸者,红肿称痈,痈发六腑;若其形止数分,乃言小疖。按之陷而不即高,顶虽温而不甚热者,脓尚未成;按之随指而起,顶已软而热甚者,脓已满足。无脓宜消散,有脓当攻托。醒消一品,立能消肿止疼,为疗痈之圣药。白陷称疽,疽发五脏,故疽根深,而痈毒浅。根红散漫者,气虚不能拘血紧附也;红活光润者,气血拘毒出外也。外红里
黑者,毒滞于内也;紫暗不明者,气血不充,不能化毒成脓也。脓色浓厚者,气血旺也;脓色清淡者,气血衰也。未出脓前,痈有腠里火毒之滞,疽有腠里寒痰之凝。既出脓后,痈有热毒未尽宜托,疸有寒凝未解宜温。既患寒痘,醋暑仍宜温暖;如生热毒,严冬尤喜寒凉。然阴虚阳实之治迥别,古书未详,因立其旨备览焉。诸疽白陷者,乃气血虚寒凝滞所致。其初起毒陷阴分,非阳和通腠,何能解其寒凝?已溃而阴血干枯,非滋阴温畅,何能厚其脓浆?盖气以成形,血以华色。故诸疽平塌,不能化毒者,阳和一转,
则阴分凝结之毒自能化解。血虚不能化毒者,尤宜温补排脓,故当溃脓。毒气未尽之时,通其腠里之药仍不可缓。一容一纵,毒即逗留;一解一逐,毒即消散。
开腠里而不兼温补,气血虚寒,何以成脓?犹无米之炊也。滋补而不兼开腠,仅可补其虚弱,则寒凝之毒,何能觅路行消?且毒盛者,则反受其助,犹车粟以助盗粮矣。滋补不兼温暖,则血凝气滞,孰作酿脓之具。犹之造酒不暖,何以成浆?造饭无火,何以得熟?世人但知一概清火以解毒,殊不知毒即是寒,解寒而毒自化,清火而毒愈凝。然毒之化必由脓,脓之
来必由气血,气血之化,必由温也,岂可凉乎。况清凉之剂,仅可施于红肿痈疖。若遇阴寒险穴之疽,补尚虞不暇,安可妄行清解,反伤胃气。甚至阳和不振,难溃难消,毒攻内腑,可不畏欤!盖脾胃有关生
死,故首贵止痛,次宜健脾。痛止则恶气自化,脾健则肌肉自生。阳和转盛,红润肌生,当投补养气血之剂,若犀角、羚羊、连翹等性寒之药,咸当禁服。
阴疽论名
阴毒之证,皆皮色不异。然有肿与不肿者,有痛与不痛者,有坚硬难移,有柔软如绵者,不可不为之辨。
肿而不坚,痛而难忍者,流注也。肿而坚硬,微痛者,贴骨、鹤膝、横痃、骨槽等类也。不肿而痛,骨骱麻木,手足不仁者,风湿也。坚硬如核,初起不痛者,乳岩、
瘰疬也。不痛而坚,形大如拳者,恶核、失荣、马刀也。不痛不坚,软而渐大者,瘿瘤也。不痛而坚,坚如金石,形大如升斗者,石疽也。此等症候,尽属阴虚,无论平塌大小,毒发五脏,皆曰阴疽。如其初起,疼痛者易消,重按不痛而坚者,毒根深固,消之不易。治之之法,集有一定不易之方在焉。
部位论名
毒生头顶有发疽之名,颈项有落头、对口、脑疽之号。鸭卵因毒夹于腋中,鱼肚缘患生于腿肚。失荣独在
项间,夹疽双发喉侧。夹棍原因脚骨,溃有驴眼之称,程毒匿脚皮,正有涌泉为号。腹痈指腹,箭袋云偏。臭田羸,大拇指之烂名。扁担怪,肩穴中之疖毒。鬓前疽,耳后发。腿曰腿痈,下称跨马,白谓冬瓜。手发背,脚叉疽。偷粪老鼠,又号悬痈。漏称海底,指说蛇头,甲谓甲疽。膝盖肿云鹤膝,肾子疼云子痈。马刀痈于脸上,骨槽风于牙床。井泉疽,患登心口:贴骨疽,毒踞环跳。臀尖毒,则曰臀疽:臂上痈,乃云臂毒。
诸名由部位以推,治法务凭红白。初起未溃,当观现在之形;已溃溃久,须问初起之色。初起色红,仍施痈药;初发色白,当用疽丹,奏效如响。凡大痈溃后,世人多投炙芪、炙草,或用半炙半生。殊不知托里散内用人参者,并非以参补虚,不过以参助芪,添其托毒之力,却无补毒之害;炙芪止补气,而不能托毒:炙草止补中,而不能解毒。傥毒气未尽误投炙芪、炙草或用保元、十全等汤,致毒反得补助。毒攻内腑,则如之何?
凡遇初溃大痛,宜止其痛,痛息则毒散,其肿亦退,色转红活。体虚年老者,投参、芪、草皆炙也。如体旺贫者,无参亦易收功。
附:医方
阳和汤
熟地黄一两 麻黄五分 鹿角胶三钱 白芥子二钱 炒研 肉桂一钱 生甘草一钱 炮姜炭五分 不用引。
此方主治骨槽风、流注、阴疽、脱骨疽、鹤膝风、乳岩、结核、石疽、贴骨疽及漫肿无头,平塌白陷,一切阴凝等证。麻黄得熟地不发表,熟地得麻黄不凝滞,神用在此。
阳和丸
肉桂一两 麻黄五钱 炮姜炭五钱
共研细末,洒水为丸
醒消丸
乳香 没药末各一两 麝香一钱五分 雄精五钱
共研和,取黄米饭一两捣烂,入末再捣,为丸如萝卜子大,晒干忌烘。每服三钱,热陈酒送服,醉盖取汗。酒醒痈消痛息。
犀黄丸
醒消丸内,除去雄精,加犀牛黄三分。
如前法,用饭一两为丸。凡患乳岩、瘰疬、痰核、横痃、流注、肺痈、小肠痈等毒,每服三钱,热陈酒送下。患生上部临卧服,下部空心服。
小金丹
白胶香 草乌 五灵脂 地龙 木鳖各制末,一两五钱 没药 归身 乳香各净末,七钱五分 麝香三钱 墨炭一钱二分
以糯米粉一两二钱,为厚糊和入诸末,捣千锤,为丸如芡实大。此一料,约为二百五十丸,晒干忌烘。固藏,临用取一丸,布包放平石上,隔布敲细入杯内,取好酒几匙浸药,用小杯合盖,约浸一二时,以银物加研。热陈酒送服,醉盖取汗。如流注初起,及一应痰核、瘰疬、乳岩、横痃初起,服消乃止。幼孩不能煎剂及丸子者,服之甚妙。如流注等证,成功将溃,溃久者,当以十丸作五日早晚服,服则以杜流走,患不增出。但内有五灵脂,与人参相反,不可与有参之药同日而服。墨炭系陈年锭子墨,略烧存性研用。
子龙丸
甘遂 大戟 必要按法精细法制为粉
白芥子炒磨为末
各等分,炼蜜为丸。日服三次,每服淡姜汤送服三盒。忌与干草之药同日而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