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福莫福于少事,祸莫祸于多心。唯苦事者,方知少事之为福;唯平心者,始知多心之为祸。
译文
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没什么琐事可牵挂;最大的灾祸莫过于疑神疑鬼。只有琐事缠身、苦恼不堪的人才知道少一事的好处;只有平心静气的人才明白多心猜疑是最大的灾祸。
有个乡下绅士来到城里看牙医。医生说要打麻药,那位绅士马上掏出他的钱包。牙医说:“先生,现在不用付钱。”绅士回答:“哦,我只是想确定一下被麻醉前还有多少钱。”
这位绅土就犯了疑心过重的毛病。当然,在社会上行走,保持几分警惕性很有必要,但如果过头就成了“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出自《新唐书·陆象先传》。陆象先经常对人说:“天下本来没有那么多的事,只是庸人自找烦恼,把事情越弄越复杂。处理问题只要能弄清是非,正本清源,事情自然就简单了。”人生中的不幸和祸端,大都因多心而起。如果一个人凡事多心,就会“疑心生暗鬼”,本来很正常的事,也会弄出风波来。
记得读过这样一则新闻:一个自卑的丈夫,因怀疑漂亮的妻子有外遇,整天心神不宁,上班的时候瞎琢磨:她都去哪了?做了什么?然后回到家就开始像审问罪犯似的,对妻子这一天的行踪刨根问底。妻子当然受不了,就跟他吵架。彼此失去了信任,关系越来越疏远,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后来妻子无法忍受,郑重提出离婚。这时候丈夫的疑心一下变成了“现实”,觉得妻子果然背叛了自己,一定是想跟外面的小白脸远走高飞,现在想一脚把自己给踹了。由疑生恨,由恨生怒,于是当天晚上就对妻子实施暴力谋杀。
等他戴上镣铐,读到妻子写下的日记后才明白,原来妻子在一家广告公司做兼职,为经营这个家一直奔波劳碌。自卑的丈夫这才醒悟:原来错的那个人是自己!因为自己的疑神疑鬼,彻底毁掉了美满幸福的家庭。
由于多心和疑神疑鬼,本来很简单的一件事被搞得越来越复杂。就好像一根简单的毛线,被我们绕来绕去,结果绕成了解不开的乱线团!烦恼和灾祸就是这样产生的。如果一开始我们就保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去处理,很多麻烦和悲剧就能避免。
古语云:“相由心生,相由心灭。”如果你看谁都不像好人,结果一定会成为众人眼中的“恶人”。你对别人有猜忌,怀疑这儿,猜测那儿,别人发现你的这种心理之后,第一,会主动疏远你;第二,有好处也不念着你。你看,猜忌之心轻易就让你变成孤家寡人了!
一个人如果陷入多心的境地,就会变成不可救药的“庸人”。心里想的多了,迷惑自然就会多,一旦理智失控,就会为自己惹来是非和灾祸。友情、爱情、亲情,都会被摘得鸡犬不宁,生活充满了痛苦。这样的人生不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这么微妙!本来很简单的事情,因为多心,或许就会演化出你根本预想不到的局面。但事后回想,就会发觉责任其实全在自己,还不如避开起初的那一事呢!可是,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就免不了因多心而招祸。
我们该如何调整这种心态呢?郑板桥有四个字广为流行:“难得糊涂。”这四个字不失为一剂良药。生活中,我们不妨多琢磨、多体悟这几个字。何时糊涂,何时又聪明?怎样才不多心,如何才能少事为福?这就需要我们谨守自家田,莫管他家事,尤其是别人的私事不要瞎掺和。除非对方在做违法之事,否则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他们自己解决为好。
不过,我们还应该明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并非让我们不干事,而是让我们不操无谓的闲心,干好自己手头的分内事。也就是说,我们要用最简单的方法,将最复杂的事情处理好,而不是因自己的多心多事,让原本简单的事情变得一团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