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你我都要小心的弱者思维

你我都要小心的弱者思维

作者: 杨清华 | 来源:发表于2023-09-03 14:48 被阅读0次

    小时候靠父母,是因为还没长大。等到要走向社会,大人们就会在你身后反复叮嘱:出门靠朋友啊。

    渐渐地,我们也习惯于把希望寄托在自己以外的事物上,拉关系,盼大奖,指望掉馅饼。把一些根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捆绑在身上,似乎这样才会得以安全。

    总是希望外界拉自己一把,走个捷径。

    工作生活中常见的“等、靠、要”当属同一个逻辑,不主动,不积极,身子尽量往后缩,反正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了在。

    是什么原因让我们将这种思维包裹上聪明的外衣,让其大行其道?

    思维模式决定的。

    《遥远的救世主》中有一个王庙村扶贫的情节。小说借主人翁丁元英之口,抨击了贫穷的根源就在于思维的贫穷——在家靠从母,出门靠朋友,靠上帝,靠菩萨……总之靠什么都行,就是别靠自己。

    并得出一个结论:任何一种命运归根结底都是文化属性的产物。强势文化总是遵循按事物规律办事,遇到困难,讲求君子自强不息,想办法解决问题。弱势文化下的弱者思维则总是寄希望于救世主的存在。

    反观我们自己,弱者思维的毛病真还挺多。

    我们很难做到“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一旦遇到困难,就抱怨客观原因不利,习惯于把责任推脱到他人身上。

    很多人因为自己弱小,反击的手段就是见不得别人好,从不看到别人所得背后的付出,而是从贬低他人的快感中获得平衡。

    从来不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想改变自己,只想别人改变。忽视规律,不尊重科学等等,都不是强者真正的做法。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思维存在?

    读现代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的经典著作《自卑与超越》,找到了一个答案。

    阿德勒认为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是天生的弱者,不安全感是人类延续至今的特定基因。于是,他提出了“自卑情结”这一概念。

    当一个人在面对一个棘手的问题而感到无能为力的时候,会产生很多负面的情绪:厌学、疲惫、恐惧、暴躁、沮丧、不安等。有严重“自卑情结”的人,不一定都表现得安静、顺从、内敛,与世无争。有时候也用傲慢、强势、夸夸其谈等外在的优越感来掩饰内心的自卑。

    对于人类来说,自卑是通病,也是失败的根源。

    《自卑与超越》一书通过对“生活的意义”这一人生命题的探讨,寻找超越自卑的前提条件。

    没有谁的生活意义绝对正确。任何一种生活意义,只要有人对此持相同意义,它就不会是一无是处。作者的结论是:

    归根结底,我们赋予生活的意义,就是为他人贡献力量以及对他人产生兴趣并进行合作。

    人的一生不就是合作的一生吗?

    与自己的身体合作,与自己的思想合作;与自己的家庭合作;与社会关系合作,与工作合作。

    那些把合作关系扩充得丰富且稳定的,就会对家庭贡献大,对社会产生更多价值。相反,堕落、犯罪、仇恨、破坏等,就是某些合作关系破裂,个体走向合作反面的极端证明。

    人的一生,只有合作一条道路。我们必须在这条路上寻找自己的价值与意义。

    你服务的人越多,对越多的人有价值,你的人生意义就越大。家庭、工作、社会各个领域,都体现这一规律。

    看来走出弱者思维的泥潭,方向极其简单。主动为他人提供价值,让自己与更多事物积极连接。

    难怪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的地位非常重要,为人所推崇。从“合作”这个方向起步,不但能超越自卑,而且能够活出精彩的人生。

    近来网上有个别反面例子,公交车上老年人暴力抢坐耍流氓的行为引起热议。其实,碰瓷、讹诈施救者的违法行为已经让社会无奈感叹:是老人变坏了,还是坏人变老了?

    他们就是弱者思维的极端行动派,这些人把弱者思维当通行证,我弱我有理,我老我怕谁,道德廉耻、公德法律统统抛一边。

    但愿我们起码不要活成自己讨厌的样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我都要小心的弱者思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qof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