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石墨杨(shimoyang11)
我们如何形容已经过去的,不平凡的2020年,一些画面、一些故事、一些情绪、一些表达,它们留了下来,并将成为日后我们开启记忆的符码。
在武汉,一名90后医生护送一名87岁的肺炎患者出病房做CT的途中,特意停下,让病床上的老人欣赏了一次久违的落日。
在东莞,54岁的湖北农民工吴桂春在东莞图书馆的留言簿上写下了自己的不舍——“想起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图书馆了”,“余生永不忘你”。
这些温暖的文字和故事都来自这本《坚韧地活 勇敢地爱》,它是一本《新周刊》2020年度精选,让我们重新思考2020。算是《新周刊》的年终总结,比起我们循规蹈矩,几年都不变格式的年终总结要有意百倍。
一本刊物读者最喜欢看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我把书中“重修语文”一章的内容,全部看完了。就像吃美食,总是挑自己喜欢的吃,这样才舒心。
我们国家开始强调文化自信,中国文化的主要载体就是汉语,墨杨觉得首先要做的就是汉语自信。大家最熟悉的汉语通过语文课的形式来学习和传承,远比英语课这门外语常用得多。有些人一辈子也用不了几次英语,但是语文确实伴随终生。
钱理群说“我们语文教育的目的,还有整个教育的目的,包括现代化的目的也一样,就是使人变得更美好。”
几年前,知乎网上就有人在讨论:中国人的语文能力在退步吗?题主列出了当前语文应用的一些硬伤:“的地得”不分、标点符号乱用、滥用“x性”“x化”等表述、滥用网络用语和粗言秽语、语法错误等等。
一方面,从识字率和受教育程度来看,绝大多数国民具备基础的语文能力。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5年,人口识字率为96.4%;截至2018年,初中阶段、高中阶段、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分别为100.9%、88.8%、48.1%。另一方面,国民语文应用能力确实堪忧,不乏大学毕业生写不好一封求职信的例子,而对文学驾驭能力有更高要求的传媒、出版界,从业人员鱼龙混杂,表现参差。
用语媚俗、粗鄙,逻辑混乱、为杠而杠,表达枯燥无味……一句话,就是不讲究。碰到这种“辣眼睛”的语文乱象,人们往往会说:你的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打回去,重修吧。
在科技的力量下,文字肯定会走向工具化,但我们还是要给自己找一个小确幸的东西——立得住的、让自己满意的一种价值,我觉得这才是语言文字真正的土壤所在。
书中的故事远比我解读得要精彩。其中一章讲“爱情的N种姿势”。生活中的爱,远比戏剧精彩。
现如今,我们也许忙到不配拥有爱情、累到不想开始爱情,但我们可以嗑CP、吃大瓜,旁观别人表演爱情。
2019年,我们看到了更多被包装、被设计、被公开展示的爱情细节。最典型的,莫过于马伊琍和文章,继“且行且珍惜”后,又贡献了化用自敦煌藏经洞《放妻书》的这一分手文案——“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在大街小巷,穿行其间的外卖骑手看似自由自在,其实深陷于系统之中;在写字楼的格子间里,人们一边自嘲为“打工人”,一边向往诗和远方——当然,如果那个“远方”有丁真的治愈笑容,那就更好了。
在这个不确定性愈发明显的时代,面对诸多社会议题,我们应该“把自己作为方法”,通过思考和反思得到答案,而不是逃避现实,或者干脆“躺平”。
正如美国学者诺姆·乔姆斯基所说:“即便在今天的世界,你也有两种选择:一是绝望,你加入悲观大军,你坐以待毙,你混吃等死;另一个是乐观,你认出机遇,你或许还可以改变一点什么,世界能变得更好。”
2021年,《新周刊》迎来创刊25周年。25年,风华正茂的新锐少年变成了成熟又不失活力的新锐青年。在25周年这个关键节点上,我们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为中国记事,为人民表情,为时代立言。
遇见一本好书,墨杨与你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