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县城傍水而建,江南丘陵特色,来过的外地人都印象深刻,它历史底蕴丰厚。
近几年,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都说,县城就这样了,跟我在全国各地看到的县城差不多。
我这个土生土长的,也赞同人们的说法,没特色。自己整天生活在县城也极少逛街了,见过的城市太多太多,单调乏味。
也不知道县城是什么时候开始,拆拆拆的。
从此,那些古井、古巷、青石板、牌坊、古楼,那些我学生时代爱扎堆、爱躲猫猫的地方,那些古老戏院、茶楼酒肆,那些贩夫走卒的吆喝,那些爱国教育碑牌,那些城中菜园,那些喧嚣繁华、时不时打架斗殴的码头。。。。。。
我的记忆如同黑白电影。
一次高中同学群,有人提议搜罗学生时代风土人情、人文物貌的照片。最终下来同学们很无奈,留下来的照片多是毕业季时的同窗照片,而且多是照相馆出品。
那些承载历史的记忆是什么时候开始被人为抹去,大家都没感觉。悄然进入我们的生活,当察觉到时已经迈入了城镇化。
人们开始享受城镇化的便捷、文明,以及压力和苦恼。
02
县城城镇化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拆拆、建建,高楼大厦林立,房产开发、房产中介、按揭、物业、小区开始介入大众生活。
人们开始比拼谁在县城买了房,什么地段,房价多少,按揭多少。
每次回老家照顾老人,总能听到村里人在议论,谁谁没鸟用,县城还没有房子。
村里老人都弄清了很多概念,全款与按揭,楼梯房与电梯房,城中房与学区房,临江房与国道房。
一次,有村民问我住哪里,我告诉他小区名字。他大呼,风水宝地,有钱人的小区。
我就纳闷了,村民世居乡野,偶尔办事才进县城,能对县城住宅如此关注和深度评价,着实让我诧异。
03
我居住小区位置在县政府大楼侧后面,隔着一条两车道,环境优美。小区前面20米是县城第一个文化公园,山水相连;小区出门向右300米是赣江,江水尽收眼底,江岸是休闲走廊。
这地段以前是县城偏远,人迹罕至的荒郊野外,后来规划建赣江大桥,引桥过后就是县城第一个文化公园,公园旁边就是县政府大楼。
政府大楼离赣江300多米,开发商哄抢圈地。最先是政府大楼正前面开发出一个全县最大的小区,也是全县第一个规模性小区,人们像打了鸡血一样的抢购。
当年老婆问我,要不要抢购一套,改善一下居住环境。我没答应,在此之前我有过想法,做过了解。
人们哄抢,源自于这地段是风水宝地一说。当然,县政府大楼是地方最高行政区,它的选址在中国这种有着几千年文化历史的国度,请几个风水先生,自不必说了。
但我也听说过,自古衙门前杀气重、冤魂多,普通百姓挡不住这种杀气,挡衙门的道,找死。
老婆数落我,封建、迷信、落后。
我给她指出,为何这个小区的楼高,高不过政府大楼?这么大的小区,为何没有一条道路直通县政府,而要绕路折回才并入斜线进入政府道路?过几年再说吧,听说政府大楼后门的斜对面那块地也在开发。
老婆诧异,她怎么不知道政府后面也在开发?我告诉她,政府前面那个小区的营销力度大,开发商都懂政策,比百姓早早就知悉了城市规划。如果政府后面那块地开发出来,前面那个小区就卖不动的,而且后面那块地的楼盘不用营销,销价还会比前面的贵,又好卖。
后来,2015年我们提前一年多交十万订金,终于拥有了现在居住的这套改善房,房价比政府前面那个楼盘高出1500多元/平米。
而在我们小区旁边,也就是政府大楼后面的正对面是一块荒地,成了全县注目的待开发区,周边居民在荒地上开发出无数个小菜园。
老婆有次问我,为何不等政府大楼后面这块更大的楼盘呢?我告诉她,你知道要等多久呢?
直到今年春节前,这场荒废多年的空地终于动工了,而且没有任何营销动作。
老婆不解,我给她做了详细分析,讲了其中的一些道道,不便文中公开,担心此文审核不通过。
由此,县城最后的一场风水宝地悄悄开发中,而政府前面那个小区如今已经有些历史苍凉印迹。
听老婆说,那小区很多人家把房子挂中介了,有些人家又在赣江边其他小区买房了。
我说,一切都是正常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