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还只是个小毛头时,有一天,家里来了个木匠,自家院落里便成了临时工坊,每天嘀哩当啷,响个不停。不用拉大锯,因为那几爿厚厚实实的板子是早就备就的。做啥呢?不知道,那不是一个毛孩子该知道的事情。
几天后,有点模样了,原来是给爷爷奶奶做棺材,原本那几爿厚厚实实的板子叫寿木,也称板,板子,老板子,板材。如果直接指棺材,也没问题。“棺材”二字本就带几分晦气嘛,故而那些曲里拐弯的指代名称也就多,意在避讳。或许有人会插嘴了:棺材者,官财也,顶好的名头呢——嗯,这倒是,不过这是另一茬话题了,不在此饶舌。
男孩子天生对各类器具及操作好奇,不点大的笔者便一声不吱蹲在旁边,目不转睛,痴痴地看。
木匠姓窦,连幼小的笔者都知道这不是本地姓氏,说话呢自然也与熟悉的方言土音大不一样,呜哩呜喇听不大清楚,父母叫其“老窦”。后来知道老窦是山东人氏,那怎么就流落到地处山西晋南的本村呢,那就不知道了。
老窦的木匠活计显然很娴熟,耳朵上永远别着一支铅笔。人骑在结结实实的木匠板凳上,作业的木件靠一根绳圈固定,脚下一踩,一丝也动弹不了。推刨一推,看上去似乎也不太费劲,“刺啦”一下,刨花们便自推刨的缝隙里一嘟噜一嘟噜冒出,耍魔术似地,怪好玩。
老窦一不注意,嫩手嫩脚的笔者也想试一下,可甫一出手,还没挨上那些木匠家什,老窦便投来极其严厉的目光,背后长了双眼似地。得,小毛头的笔者乖乖缩手罢。
老窦当时四十出头的样子,身姿挺拔,个头较高且不像大多数农村汉子有点佝偻,光棍儿一条。至于有否婚史,不得而知。老窦与父亲的结识显然与二者的年龄相仿有关。二人惯熟了些后,父亲就把老窦介绍给本村的个寡妇。寡妇年近四十,颇有风韵,人也能干,日子不算太好过,因为上有公婆,下有四个未成年的子女,拖累不算小。老窦和寡妇相识后,彼此满意,不久便成婚。这种二婚的结婚仪式一般都很简单,锣鼓声里的迎娶,上轿下轿之类铁定没有,老窦也一样。
老窦的婚姻显然属于“入赘”,村人很是不解:一个中年帅气男,还有份手艺,咋就愿意招赘出去,给人“拉套”呢?莫非外路人真与当地人心思不一样?
所谓的“拉套”与一般的“倒插门”还不太一样:“倒插门”不过男女倒了个个儿,儿女姓氏虽随女方,但到底也是男子血脉的延续。而“拉套”呢似乎就有些冒傻气了:对方儿女已然一大堆,明摆着就是靠你协助来抚养小的赡养老的。俩人再生一男半女,那是不可能了,已经过了适合生育的年龄段了呀。那在继子女里选择一个“改门换庭”改姓继父姓氏如何?听上去也可行,但真正那样做的却很少:家中孩子两大“帮派”,祭祀的宗祠和继承的家业都不一样,那还不矛盾重重?
对了,“拉套’的本义是:重载的马车临上坡,赶车人会在套稍里再挽一马以配合辕马加强拉力,以图顺利度过上坡路。达到目的后,被借者遂被还回,功劳不计。
再回到那堆木匠活计上来。
棺材做好后,就搁到院内柴厦的一角。幼小的笔者每次去抱柴禾,都吓得头皮发麻,根本不敢太靠近。唉,没办法,据说老人们就喜欢自己健在时看到儿女们备好这个百年之所,故而大部分人家都如此,于儿女也就成了孝顺之举。
再后来,父亲就打算跟着老窦学木匠手艺,“木匠动动手,养活七八口”呢。按父亲的性子,学此手艺应该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木匠好不好,全凭看铆窍”,平素爱钻研点什么,也是父亲平素的习惯。此外在敝乡当地,对好木匠也十分尊敬,比如一般人家盖房,立柱上梁那天,脊梁上就写“峕公元某年某月某日天时地利立柱上梁全家欢喜 主人 某某某”,另一头,则写:“梓匠 某某某 以志纪念”,你说此举包含着对鲁班之徒的尊敬和谢忱?
只可惜,学了个半拉子。一次干活时,父亲一锛子下去,遇了个硬茬,锛子刃一蹦,弹到了脚上,顿时血流不止。从此,父亲躺在炕上数月,木匠手艺再没学下去。父亲置办下的那些木匠器具,几乎全都成了小儿子——即笔者——制作手枪,步枪以及其他木质玩具的家什,那可是个“全民皆兵”的时代呐。
木匠的祖师爷乃鲁班,鲁班是春秋时人,古代著名的建筑工匠。本公输氏,名般,后人称为鲁班爷。至今木匠使用的曲尺仍叫“鲁班尺”,高手前逞能之举乃为“班门弄斧”。由此可见鲁班的影响之大。
后世里三国时期的蜀国丞相诸葛亮也是木匠大师,他设计制造的“木牛流马”,可谓全世界最早的“机器人”,至今也未能仿造出来。元朝的“元顺帝”,也是一位木匠发烧友,他被称作“鲁班天子”,可见其木工手艺之高了。元顺帝设计过大型建筑的木制模型,制作过自动化木制龙舟,发明过木制宫漏。明朝皇帝明熹宗朱由校人称“木匠皇帝”,其所自制木制折叠床自己用,木制屏风让宫女们拿到宫外售卖,广受欢迎。
我们国家现代的一些国家领导人也与木匠有缘。其中国家主席刘少奇革命前做过木匠,1951年,中南海迎熏亭修缮时,刘少奇主席看到后,还禁不住手痒,热心地上去刨了几刨子。国家主席李先念12岁时就学习做木匠,做木匠一直干到参加革命之前。现在在一些博物馆还能看到李先念主席亲手制作的木椅。政协主席李瑞环17岁学木匠。1958年建设人民大会堂时,李瑞环主席就是负责相关木工方面的工程,1964年拍的电影“青年鲁班”讲的就是李瑞环主席的故事。
我国大艺术家齐白石年少的时候学的是木匠,干的是木匠,直到27岁以后才开始学画,终于实现了从木匠到巨匠的华丽蜕变。
国外跟木匠沾边名人也不少,俄罗斯的彼得大帝年轻时就热心学习木工造船。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还获得了木工结业证书,证书上显示彼得是个熟练灵巧的木匠。而现任的俄罗斯总统普京也是木工爱好者,普京总统很自豪他拥有“四级木工证书”,那可不是浪得虚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