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独具慧眼的收藏家来说,正因为有大量愚钝的伪专家存在,才有很多捡漏的机会。这又使我忆起收藏家孙瀛洲先生说过的一句名言:“人们说不是,专家也说不是,我才有机会!”但这必须建立在具有高超的与众不同的鉴定能力的基础上,否则,盲目自信会滑入“国宝帮”的陷阱。
![](https://img.haomeiwen.com/i13655424/1046d99f7fbe59fd.jpeg)
说白了,灵活的思维模式就是人的天赋,我钦佩的画坛巨擘余任天先生曾有一诗道出了真谛:“寂寞楼居四十年,人工天份两相连。”做学问要甘于寂寞,耐得了寂寞,但天赋的悟性还是少不了的。
为什么有很多“专家”专说“假”的?因为把东西说成假的很容易,永远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你们看不出来独我识它真相!而要断东西为“真”很难。这是要负责任的!也是要对东西的质有正确的认知才敢于大胆地下结论“真的”!真在哪儿?一,二,三,四,五···而说“假”不用解释,只需吐一个“字”,摇一下“头”而已。这些混日子的“专家”愚钝在对事物的思维方式机械、简单、不会变通,或者不会从另一个角度再想一想。
![](https://img.haomeiwen.com/i13655424/b59e26974917d120.jpeg)
对中国古陶瓷的真假判断很难有个量化的问题。明明是一眼明了的到代真品,但恰恰就有人说你假的,是低仿,你怎么去反驳他?又不能称,也沒法量,没有个可以量化的指标。你只能忍气呑声,自认倒霉,再跟他辩也没用。他只要回答两个字‘全假’,你一点法儿也没有。所以,为什么我们很看重传承有序?有时候不讲故事不行,没有故事也不行。有人就信这个。这行里真正懂的有几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13655424/c9c31eb6c89bb1ca.jpeg)
有时真的哭笑不得。因古玩往往是无价的,有时很难用金钱来衡量,它因人而异,识者千金不惜,不识的人视如敝帚。没法给以正确定价!同样一件物品在不同的平台就会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价格,怀揣这种心理的人我奉劝他们最好别跨进收藏的大门,误入门户带来更多的是烦恼。古玩这东西同样不能以是否能尽快成交论真伪,定优劣。
![](https://img.haomeiwen.com/i13655424/9dd79a48fa8d3850.jpeg)
有的宝贝放着多年无人问津,有的普品一上架就被人买走,这里面全存在偶然的机缘问题。古玩行历来有“三年不开门,开门吃三年”之说。三年不开门,指的是有可能长时间无人问津,开门吃三年指的是偶尔会做成一笔颇大的买卖。这里面就含着识宝和被识的机遇概率。这也告诫从事这方面生意的朋友要有学习的耐性和不断提高自己眼力的决心,切忌轻率,浮躁,急于求成的功利性。
![](https://img.haomeiwen.com/i13655424/988f539c2bc7bd24.jpeg)
正因为对古陶瓷有那么多争议,才显出它的特殊魅力,如果它非常容易鉴别,就成了百货公司货架上的商品,比的不是眼力而是金钱,也失去了收藏古陶瓷的真正乐趣。每一件都经得起行家专家的认可和赞叹,这才是真正的收藏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