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小茶
点击右上角【关注】好想和你说简书,好想和你说,陪你度过每一天~
“爸爸说了,我的目标是考上清华,这样以后才能有好工作。”
“我不想离开爸爸妈妈,可他们打算把我送到国外读书。”
“妈妈快把我逼疯了,她每天都给我出套卷子,完成学校的作业还不够,还要做她布置的作业……现在一提到学习,我就烦得要死。”
“我不想回家,回到家爸爸就问我成绩咋样,有没有进步。一说没进步,立马就拉下脸来,还拿别人家的孩子来教育我。我现在考试也静不下心来,生怕考砸了,爸爸再也不理我了!”
……
这是很多孩子在贴吧上的抱怨,而几天前,知乎上也有个热门讨论,叫做“如何看待「家长陪孩子写作业,有人气住院、有人考取教师资格证、有人出家」这一现象?”。
前不久,一则关于“小孩猩红热,家长暴打医生”的新闻,更是席卷网络。猩红热是一种法定传染病,如果发现,医生必须上报,这意味着,两个星期,孩子要在家休息,不能上学。就因为医生严格执行规定,家长担心孩子无法上学,会落在其他同学后面,医生就被家长打了。
孩子得了传染病,还要去上学,家长为何把读书看的这么重,极端到不顾孩子的身体,也不顾其他孩子的生命?
为什么在学习这件事上,父母比孩子更着急?为什么孩子们的学习压力竟然主要是来自父母?
最简单、最直接的解释就是,父母将自己的焦虑转嫁给了孩子。
父母?孩子?究竟谁的需求?
很多成年人,他们自己已经不再成长了,也不再有目标和追求,他们慢慢成为“油腻的中年人”,对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产生了巨大的焦虑,但他们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成长去解决问题,而是将自己的期望转嫁给孩子,让孩子去实现他们未曾完成的梦想,以爱的名义给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其实,家长希望孩子好,希望孩子有一个好的未来,这本身并没有什么错。但好心未必能做好事。如果不考虑孩子的心理需求,只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让孩子过你设计好的人生,那最后要么是悲剧,要么你得到的是一个不快乐的孩子。
《南昌:16岁高中生不堪学习压力跳楼自杀》《疑因不堪学习压力,沪一15岁高中男孩跳楼身亡》《又一青春花季的孩子因为学习压力大而自杀》《北大女学生因学习压力跳楼》……一篇篇,一幕幕,触目惊心!
近几年,这样的报道数不胜数。可这触目惊心的报道,并未停止中国父母逼迫孩子的脚步。
有一段时间,虎妈盛行,著名虎妈蔡美儿为两个女儿制定十大戒律,自称“采用咒骂、威胁、贿赂、利诱等种种高压手段,要求孩子沿着父母为其选择的道路努力”,竟然还赢来了一大波“粉丝”。这些父母所谓的“一切都为了孩子”,其实是无法面对自己的恐慌。
而孩子呢?孩子之所以拼命的满足父母的要求,不是因为他们不懂反抗,也不是他们真的有多在乎学习,他们很简单,他们真正在乎的只是父母的爱。
相比成年人,孩子其实更敏感。很多孩子都曾在百度贴吧留言,说“我只有得到第一名,父母才会说我很棒”“只有我学习好,爸爸才会对我笑”。在他们的眼里,要想获得父母的爱,只有努力学习。父母只考虑他们的需求,可孩子却在乎父母的情绪、在乎父母的爱。
双输的结局
把焦虑转嫁给孩子,家长也并没有真正地轻松,要不然就不会有“家长陪孩子写作业,有人气住院、有人考取教师资格证、有人出家”了。
孩子呢,这种做法不仅会加大孩子的学习压力,而且还侵犯了孩子的自主权。这样的孩子长大后,要么会像父母控制他们一样去控制别人,要么没有独立人格,容易依赖别人,常常会因为别人的评价轻易改变自己,也更容易焦虑。
而家长呢,除了累,还往往会收到一个叛逆、不懂感激的孩子,在孩子长大以后他们还会埋怨孩子不独立、不会思考。
既然注定是“双输”的结局,又何必如此“害人害己”呢?
别把焦虑转嫁给孩子
要想双赢,而不是双输,家长首先要自我成长。自己的理想自己实现,别用自己的理想自我来塑造孩子。很多孩子之所以叛逆,也是觉得父母“说一套做一套”,自己已经不进步了,却让孩子拼命进步。其实,所谓的“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只是个伪命题,因为父母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
另外,我们应该明白,最好的教育,永远都是“爱”的教育!我们已经过了物质匮乏的年代,真正要关心的是孩子的心理需求和人格成长。一个孩子,考的分数再高,获得的成功再大,也不如能让自己过得开心、快乐!
你赞同本文的观点吗?欢迎留言讨论。
欢迎关注【好想和你说】简书,知名情感传递、解惑平台,拥有百位心理学专家为你解惑~感谢你阅读文章,不妨点个赞、转发、收藏一下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