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逊与骄傲
昨天,我给大家留了一个问题:一个社会的A与-A,还是有共同之处的,那么常见的-A是什么?比如,在我们文化中,谦逊是美德,那么,骄傲就是我们文化中的-A了。然而,骄傲到底是什么呢?
一直听我们专栏的朋友可能会想到,骄傲不就是我们一直讲的自恋吗?如果我们把骄傲视为-A,那我们岂不是否定了人类最本质的一个动力?
关于这一点,我给你讲一下国内精神分析学家曾奇峰老师的一段话,这段话可能会让你听上去不太舒服。
他说:其实谦逊会让人猥琐。越谦虚,越猥琐。谦虚到骨子里,就猥琐到骨子里。
不知道你是否认同这句话,我个人非常认同。但实际上,我就是那种谦虚到脸上可能会有一股猥琐神情的人,现在好了很多了,过去更严重。在我文字里也许你读不出来,但真和我打交道时,你会很容易看到这一点。现在,我骄傲了很多,常说一些自大的话,然后,脸上那股劲,也就少了很多。
这是怎么回事?因为,谦逊并非是人的本性,自大、骄傲与自恋才是。如果我们骨子里的自恋并没有转化,却极力去表现得很谦逊,那么,谦虚只是表面的、意识的,甚至是假自我的,而骨子里的、本性的自恋还是满满的。但这份满满的自恋,被我们视为是“坏的”,所以不能坦荡表达。一旦表达的时候,我们就觉得,自己呈现了一个坏的特质,这时有恐惧感、罪疚感,并且还有偷偷摸摸的感觉,于是就混合成了猥琐的感觉。
自恋、性和攻击性
我认为,任何涉及到人类本性的东西,都是这样的。当你将某一种符合本性的动力视为是好的,并且坦荡去追求时,这时会有一种感染力,一种魅力;而如果你将它视为是坏的,但还是忍不住要去追求时,这时就容易有一股猥琐劲儿。
这时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人类本性都是什么?
弗洛伊德有一个著名的说法:性和攻击性,是人类的两大动力。就是说,在弗洛伊德看来,性和攻击性,是一切行为背后的推动力。相对而言弗洛伊德对性更为重视,因此他的理论被认为是“泛性论”。
弗洛伊德的泛性论会到什么地步呢?比如弗洛伊德解梦时,会认为,梦中的一切直立的东西,都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征,一切容器,都是女性生殖器的象征。
弗洛伊德之后的精神分析学家们,越来越重视攻击性,例如我们一再提到的温尼科特和克莱因,他们都认为,攻击性是一切行为的动力。
延伸阅读:
唐纳德·温尼科特 (Donald. W. Winnicott. 1896-1971),英国精神分析学家,客体关系理论大师。在弗洛伊德之后的精神分析流派中,温尼科特具有非凡的创新精神和独特的视角。他远离了弗洛伊德对本能的强调,撰写了大量著作,阐释母亲与孩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何滋养或阻碍孩子发展,他在英国BBC的无线广播节目中帮助了成千上万的父母,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情绪世界。
梅兰妮.克莱因(Melanie Klein,1882-1960),女,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儿童精神分析研究与客体关系发展的先驱,被誉为「客体关系之母」。生于维也纳,先后师从弗洛伊德的弟子费伦齐与亚伯拉罕。她提出了许多具有深远意义的创解,开拓了理解最早期的心理历程的途径,是继弗洛伊德后,对精神分析理论发展最具贡献的领导人物之一。她不仅扩展了弗洛伊德理论和治疗的范畴,其独立并富原创性的思考系统,更影响了精神分析的发展趋势。因癌症逝于英国伦敦。
在我看来,我认为还可以把自恋给加进来。可以总结说,自恋、性和攻击性,是人类的三大动力。
说到这儿,不知道你有没有想到,-A常常就是这三种动力,我们反对自大,忌讳谈性,也强调克制愤怒。我认为这是一件可怕的事。如果说,这三大动力,就是生命力,那么,我们反对的-A,不就是生命力本身?
依照弗洛伊德的说法,文明就是性能量压抑和升华的结果。所以,人类的文明整体上就是A,而性是-A。至少在弗洛伊德的维多利亚时代,这是对的,当时整个欧洲都处于性压抑状态。
现在的精神分析治疗师们所强调的,是如何安全地释放来访者的攻击性,让来访者们由衷体验到攻击性是好的。然后来访者的攻击性就变成了“好的”生命力,如热情;而当来访者压抑攻击性时,就是将攻击性视为“坏的”了。
比如我在做咨询时就会对来访者说,只要你不攻击我的身体和你的身体,你怎么表达你的攻击性都可以。关于如何理解、接纳和转化攻击性,以后我会花很多篇幅去详谈。今天只是简单讲讲,想给大家一个观念上的认识:你以为的-A,你极力想消灭的坏东西,可能恰恰是最宝贵的生命力。
强大的自我,深入地拥抱
读研究生时,我有过两年比较严重的抑郁症。那两年我只拿了一个学分,常常蓬头垢面,以至于走在北大校园外时,两次被警察拦下来查我的身份证。依照A与-A的概念,积极上进的正能量是好的,而消极抑郁的负能量自然是不好的,需要转化乃至消灭。
如果将抑郁症形容为,你掉入了一个黑暗的井里,外面有灿烂阳光,而下面黑不见底,自然地,你会害怕,会紧紧抓住井的墙壁上的缝隙,并拼尽全力向上爬,试图重新回到阳光里。但你的力量不够,而且黑暗中似乎有一种强大的吸引力,所以向上爬很困难。
我那两年,无意识地做了一件事:既然向上爬太费力,那我就松手吧,就掉下去吧。于是,不与抑郁的情绪抗争,而是干脆掉到了黑暗的井底,待了两年时间。
日本小说家村上春树特别喜欢描绘一种情节:主人公掉到井底,在井底就那么呆着,当习惯了黑暗后,发现井底竟然有一道门,打开门,有一个通道,就是通向自己要去的地方。
我就是这样一个非常非常幸运的人,找到了拯救我的那扇门。我在抑郁中待了两年时,突然有一天,我感觉,就好像是我身上有很多条河流,本来是拧巴着的,但它们突然通了,并且都流向大海或一个大湖。
然后慢慢的,我变得话很多,还都非常精彩,我还写了几万字的文章,现在回头看,那是我文字水平最高的时候。此外,还有一个副产品出现了,好像什么小说和电影都能看懂,什么人的故事我都能听懂。
波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他曾拍摄过《十诫》《蓝白红》等享誉世界的影片,他说他之所以能懂得别人的故事,是因为他一直在无情地分析自己,当他能懂得自己的故事后,他就能懂得别人的故事了。
我在抑郁期间所做的事,大概也是如此。如果给我下诊断,我有着抑郁型人格,而这两年彻底沉入到抑郁的深井中,不加抵抗地让抑郁的情绪流经我,结果是,我深深地体验了这股所谓的负能量,我先是在体验上弄懂了我自己,然后就能懂得别人的故事了。
我需要特别郑重强调的是,我这种不加任何抵抗地体验抑郁,非常不容易。这需要一个大前提:我的自我是一个结实的容器。用自我的五个维度来认识的话,就是我的自我稳定性和自我组织力都相当好,所以当抑郁的黑暗情绪在流动时,我的自我作为一个容器,能够承受它,而不至于碎裂。但如果你的自我稳定性和自我组织力比较差,当抑郁等负面情绪流动时,你承受不住,那么找其他人陪伴是很重要的,这时其他人和你构建的关系,就是一个外在的容器。
实际上,我的自我稳定性和自我组织力之所以比较好,这也是因为我的父母最初和我构建了稳定的、有一定质量的关系,这个关系模式内化到我心中,就成了我的性格和人格。此后,我的抑郁症再没有复发过,而我的抑郁特质,到现在也终于出现了明显的转化。而转化的发生,可能因为我不是去消灭-A,而是用我非常强大的自我深入拥抱了它。
此外,我必须再强调的一点是:我有着比较完善的心理学知识体系,可能也是潜移默化中对我自己的康复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我的经历属于个例,如果你或者你身边有家人朋友患有抑郁症,或者有抑郁的倾向,不要按照我的方式去冒险尝试,一定要选择寻求医生专业的帮助。
我对自己抑郁症有了深入认识后发现,我抑郁的直接原因,应该是因为我的母亲在怀我、生我、养我时,有更严重的抑郁症。而这里面的根本原因,是我的家庭严重压抑了自恋、性和攻击性,我认为,这些就是生命力本身。人越是远离这三个东西,就越是死气沉沉。死气沉沉这个词,就是在说,没有了生命力。
相反,你看看那些能直接展现自恋、性和攻击性这三种能量的人,他们是容易有争议,但也容易有热情、创造力、魅力等生命力的各种表现。
一个具体的个人,之所以将自恋、性和攻击性视为-A,那很可能是因为你最初的家庭将这些生命力视为“坏的”,而家庭之所以如此,可能是社会文化环境所导致的。我认为精神分析学也是在解构文化与人性,因此常有“毁三观”的感觉。
也许今天这些内容,会让一些用户听上去不太舒服。但我建议你可以这样问问自己:如果可以重新选择,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想活在什么样的关系中,你想去构建什么样的关系?
今日得到
自恋、性和攻击性,是人类的三大动力。我们反对自大,忌讳谈性,也强调克制愤怒,我个人认为,这些极力想消灭的坏东西,是最宝贵的生命力自身。
人越是远离自恋、性和攻击性这三个东西,就越是死气沉沉,没有了生命力。相反,那些能直接展现这三种能量的人,虽然容易有争议,但他们身上,容易有热情、创造力、魅力等生命力的各种表现。
一个具体的人,之所以将自恋、性和攻击性视为-A,那很可能是因为你最初的家庭将这些生命力视为坏的,而家庭之所以如此,可能是社会文化环境所导致的。
推荐阅读:
关系13 | 你既可以A,也可以-A
关系12 | “好我”与“坏我”
关系11 | 天才,和情商有仇?
关系10 | 关系怎样疗愈一个人
用户留言
彭文峰
437 赞
我想成为一个强大而有趣的灵魂!
9月20日 18:17
太阳对我眨眼睛
382 赞
听武志红老师的课从来都没有毁三观的感觉。只是有种本就如此的感觉
9月20日 18:30
三小毛
286 赞
感谢老师的分享,老师的经历可以说很神奇了。今天的内容这让我想起了,我在初中时患上强迫症和高中时极度焦虑的经历。从小父母对我管教比较严格,不让我玩电脑游戏,因为他们觉得玩电脑会影响我学习。但是我却背着父母偷偷跑到网吧上网,当年QQ农场的游戏非常流行,我一度十分地痴迷。后来因此得了强迫症——在不玩游戏的时候,总是会不由自主地去回忆游戏的内容,无法控制。我越是告诉自己不要去想这些,反而越会想起。一整个学期都是这种状态。但是最终学期结束,我发现这并没有影响我的学习成绩。于是暑假就让自己放心地去玩游戏,结果第二学期就不再出现这种强迫性回忆的现象了。高三的时候学业压力很大,导致患上了焦虑症——一周失眠,神经衰弱,对声音很敏感,再次出现不由自主地回忆过去的现象(想起了好多小时候的细节,现在我已经忘记了)。后来我不断地给自己减压,每天运动慢跑,冥想,早读课一直在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好几次读到落泪,每天给妈妈打电话倾诉,每次都会哭。就这样一直与焦虑抗争着,让情绪流动着,直到三模时突然感觉整个人很轻松,前所未有的轻松,彻底客服了焦虑。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了高考,高考我也考出了高中以来最好的成绩。这两段经历,让我收获很大,至少增强了我的自我组织力和力量。想起一句话:那些杀不死你的终将让你变得更加强大。
9月20日 18:34
友东
262 赞
一位同学的留言震撼到了我:让我骄傲一次吧,看看别人会不会死
9月20日 18:48
方永
232 赞
从很小很小很小的时候就被教育不得骄傲,现在和之前都过得好累,如果让我再选一次,让我骄傲吧,我受不了了,我就是想看看我会不会死,会不会毁灭世界?
9月20日 18:18
Lisa
158 赞
在部队大院长大,从小到大一直被传统教育和严肃的家庭氛围约束着。像大多数人一样被灌输了要忍让、谦卑、做人要低调、男女授受不亲的“美德”。所以一直以来只会用“珍惜规则”来待人接物,碰到使用“权力规则”不停践踏我的情况,就会压抑甚至怀疑人生。直到今年接触到了武老师的专栏,触动非凡,一遍又一遍地听读思考剖析自己。我竟然在一次冥想中成功地召唤出了“真我”,身体瞬间像有清凉的泉水注入,那一定是我干涸的生命力在回归,生命力舒展的感觉前所未有的好。对于谦逊和低调其实圣贤们也多有提及,比如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一定很多人会认为这不是跟我们的本性矛盾了么。其实我认为,并不矛盾。当我们最初的自恋需求未得到满足的时候硬要“装得”谦逊,这是牺牲了“真我”为代价的假谦逊,所以才会显得猥琐。但是当我们的真我得以实现和满足之后,再追求更高层次的“谦逊”,这时我们会发自内心地散发出“谦逊”的气息。曾经的我们之所以看着猥琐,是因为所行之事有悖自己的内心。换而言之这需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假我和真我在打架。第二阶段: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压抑的真我被释放。内心高度统一合二为一。第三阶段: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放下自恋,看破红尘事。发自内心的追求“超我”,不再纠结和压抑。第三阶段或许是修行之人和圣人的境界。我的小目标是先让自己实现第二阶段。
9月20日 20:26
纳塔梨
130 赞
昨天汇报工作给领导,一个产品竞标本来只给我们三个标的物,被我争取到了10个。写邮件的时候,就想怎么不太夸张地表功下,字斟句酌。果然,谦逊使人猥琐,希望被看见,又不好意思大方说出来……如果有重新选择的机会,我希望我可以出生在鼓励生命力,肯于倾听诉求的家庭,就像我现在对孩子一样。父母是什么样的人,是一个孩子命运的起点。
9月20日 18:13
甜小腻
119 赞
有一些死气沉沉的人,还有很厉害的羞耻心,有生命力的那些表达,让他们动不动就尴尬了,不完美了,没面子了,愤怒了,碎掉了。今天这节课真好。我喜欢井底的情景,也喜欢那个结论。对外界的洞察,源于对自己无情的剖析。
9月20日 18:24
阿珍
我因为遇到了人生难题,这两年情绪一直比较反复,可是看了好多书和学了老师的课以后,真的有变化,不是说我的情绪变化有多大,是我的认知变了,今天好闺蜜还说我最近状态不错,说我要保持,不要再反复了,我回了她:“没事的,反复是正常的,这只是在我向好的过程中该经历的 ,至少我反复的频率少了,时间短了”,我想我是更多的接纳自己了,而且也理解了老师说过的慢慢来,变化需要时间的积累,谢谢老师。
9月20日 18:17
飞燕
94 赞
今天晚上做了一道菜,我非常非常的满意和得意,因为色香味真的都俱全!然后我很开心拍了照片发了个朋友圈!发完之后,突然心情大变,有悲哀和不安!一如既往,我定了定心,去看到这份不舒服,脑中便出现父母的画外音:这有什么好骄傲的!!!!突然想起,小时候,我们对任何东西都不能表现出非常开心,得意的表情,特别是在做了一件事情后,如若有半分喜悦之情,必定遭来严厉的讽刺,否定和打击!写到这时,心中觉得好沉重好沉重,好悲伤!所以,我后来再看自己炒的那盘菜时,便开始不断的挑毛病! 这份一旦表现出点得意,骄傲的情感时,就不断的打击和攻击自己,就是自恋受损吧!?
9月20日 19:50
婧麻
77 赞
如果可以选,我希望成为一个做事坦荡、畅所欲言的人。目前的状态是做事胆小懦弱,瞻前顾后。我尤其在乎别人的看法,尤其在意自己的言行,尤其在意自己的面子。我很不喜欢这样的自己。我一边无理由的自卑着,一边又很好面子,在意别人虚无缥缈的看法。
9月20日 21:18
爱留白
65 赞
从小我们便被教导要谦虚、要平和、要内敛、要节制。记得小时候《红楼梦》播出的时候爸爸妈妈都不让我看,说这个电视剧看了会得相思病。女生会来月经这件事居然是上了中学以后,同学告诉我的,妈妈从来没跟我讲过,更别提其他与性相关的话题。现在我知道那是社会文化使然,他们就是那样被教导的。最近看了两部小说,一部是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一部是王小波的《黄金时代》,两部小说都对性进行了详尽的描述,让人不由得感叹,伟大的小说之所以经久不衰,可能就是因为它抓住了人最本性的东西,最具生命力的东西,人性欲最强的时期是人的黄金时代。而我们的主流社会却对此讳莫如深,是因为这些最具生命力的东西也具有极强的破坏性,因此如何正确的引导而不是一味的压抑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9月20日 19:06
慢魚
64 赞
最近接触日本人,聊天中发现其对于日本现状有深深的无力感。他们从小就被规范了一条线、一个范围,不打扰别人、不增加别人困扰为行为准则,所以日本人是谦逊的、有礼貌的,街道是干净的;然而现在却陷入社会没干劲、年轻人没希望的氛围中。想起席间对方数不清的摇头次数,感受到其深深的压抑、不甘心;虽然席间从头到尾没有叹息,一直在边谈边笑;但在旁的我被感染,竞也跟着无数次摇头,就算有酒精刺激也没有缓和当时的压抑感。
9月20日 18:31
I\'d rather with
58 赞
我觉得订阅老师的专栏是我非常正确且明智的决定,让我开始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感受自己。
9月20日 18:35
雨墨
45 赞
我想活得强大,有力量,平和宁静圆满完整。能够有更多的时间跟自己在一起,能够有自己独立的 不会被打扰的空间。希望在关系中是彼此 尊重 支持,包容,慈爱的。
9月20日 18:14
唐古特大王
40 赞
今天听到这段村上春树的文字\"主人公掉到井底,在井底就那么呆着,当习惯了黑暗后,发现井底竟然有一道门,打开门,有一个通道,就是通向自己要去的地方。\"身体打了一个冷颤,因为这和我的想法不谋而合,身体仿佛被打通了。我一直觉得坏情绪这个词有点别扭,喜怒哀乐悲恐惊,人们总是很厌恶自己的悲伤与愤怒,觉得情绪会给自己带来不好的影响,可情绪就是情绪,本身并没有好坏,是属于你本身的生命力,只有当你认为它不好且会对你身体又不良影响它才会真的毁掉你。每次我情绪来的时候我都会让自己泡在里面一会,然后调个闹铃,告诉自己,你要思考一下你这个情绪的来源,如果是可解决的,那就去解决,如果不可解决,那更大可不必挂心,如此,我开始慢慢尊重自己的情绪与生命力,尊重我的自恋,性欲与攻击性,然后我感觉自己的生命突然有了厚度,真实了起来。老师问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建立什么样的关系,上次留言的时候我也提到了,我的墓志铭:这个人他曾自在的活过。我现在的想法也是这样,我想成为我自己,听更多的故事,接触真实的\"你\"
9月20日 18:58
永远的自己
40 赞
喜欢一句话“我与我周旋久了,宁做我” 老师的课程逐渐让我明白 我应该打开心扉 释放自己的能量 原始力才是让我找回自我的关键
9月20日 18:34
肆阿哥
30 赞
你之所以不了解世界,那是应为你对自己剖析的不够。我以前也抑郁过,那是一次失恋,但是我遇到李笑来老师后我就像打开了光明之门。为什么这么说呢,李老师说有元认知思维,我不知道什么是元认知思维,但是我把它理解为“剖析思维的思维”,然后我用这种方法剖析自己,慢慢的我也走出了低谷。今天武老师这么一说我也发现,从自己获得元认知能力之前简直白活了,在这之后才是真的我,什么东西都上手很快,感觉自己寻找了20多年的东西在某一天突然找到了。这还得感谢得到,感谢得到的的全体老师和员工,有你们的指引,我才找到了自己。
9月20日 18:37
Tranquil~
30 赞
我们所处的社会文化和家庭环境,一方面极力压制-A,一方面又鼓动我们要事事与人攀比,与人拼竞争。所以,在上武老师的心理课之前,我的内心经常相当分裂、受尽各种冲突的煎熬。现在知道了这不是我个人的问题,内心得到释放,对自己对别人多了许多理解,性情也温和了。感谢武老师,感谢心理学!
9月20日 18:33
赵舒羽(豌豆黄)
30 赞
我还是愿意做现在的自己。成长的过程是痛苦的。可还真就成长了。所以,也不会愿意回头。
9月20日 18:10
添
27 赞
这篇必须点赞,极端的压抑自恋、性和攻击欲,确实让整个人都萎靡不振。之前自己在这三个方向都压抑的有点过了,在别人面前都表现就是一个老好人。但是几乎没有朋友,可能这种萎靡气身边的人都能感到,所以都会主动远离。但是因为工作上的变动,被逼要经常和陌生人打交道,工作环境发生了巨变。(另一个原因可能是身体上的变化,减肥了,这个只是猜测)导致心理发生巨大变化,以前完全不会在陌生人面前表达愤怒和自恋的,现在偶尔能发泄一下,感觉真的很爽。有一次晚上和同事、客户去唱歌,那种尺度大一点的场子,表现的特别嗨。身边人反应都说像换了一个人试的,特别好。可能就是在环境和究竟的刺激下,把这些本能都发泄出来了,反倒是魅力四射
9月20日 18:36
某萱
27 赞
如果可以选择,我想活在一个自由的家庭中,建立平等的关系。(希望以后自己能构建这样的小家庭️)
9月20日 18:17
友东
24 赞
生命力是最好的,最宝贵的,最应该被祝福的性,自恋,攻击性就是生命力
9月20日 18:07
蛋黄派
23 赞
向外界承认自己的好有那么难吗?听了老师的课,感觉内心的力量在慢慢的加大!
9月20日 18:23
紫红
22 赞
女儿与生俱来的攻击性,过去被我认为是坏的,今天听了武老师的课才明白原来那是多么可贵的生命力的表现。
9月20日 21:32
梅子
21 赞
感觉心理学才是最高级别的育儿指导。从人性的角度来理解孩子,感觉一切都通了。很多家长会压抑孩子的负面情绪表达,骄傲情绪的表达等等他们认为的不好的特质。殊不知这是在压抑孩子的天性啊,最后造成孩子人格的缺陷。这才是输在起跑线上呢。反思自己的育儿路,学习了很多术上的方法,如果没有从理解人性的角度来运用,恐怕效果也不大甚至南辕北辙吧……谢谢老师点醒我们这些曾经迷茫的家长们
9月21日 7:28
叮当娃娃001
20 赞
我们否定的人性特质,是在文化的塑造下而为,因为这种特质是被整个文化唾弃的,所以自己也是带着愤怒、不屑去抵抗,抵抗成功,成为所谓谦谦君子,抵抗不成功,严重的会被社会否定,轻的会被自我否定,所以鲁迅说中国文化是人吃人的文化,没错,我们的文化在泯灭人性
9月20日 18:31
Lucyca Lee
19 赞
武老师的课,看起来就是每天短短的十几分钟,其实里面包含的知识精华特别多,也很深奥,现在每天都要做笔记,依然觉得要学的东西很多。如果让我重新选择一次,我要做一个外柔内刚的人,外表温柔如水,内心却是由智慧和主见所打造的强大自我。我想要活在一个充满尊重与关爱的环境里,并且努力与他人构建尊重、平等,却又能给身边人提供最及时有力帮助的人性化的相处关系。
9月20日 18:30
宁静
19 赞
二年级孩子现在进入到自恋的阶段,经常跟我说班里很多女生喜欢他,还认为他是班里最帅的那个。他也觉得自己帅,自己strong!
9月20日 18:19
支支笑
18 赞
被压制的,不代表不存在,反而可能在暗地里波涛汹涌,以另一种方式,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表面冷静,内心狂热”,从前常常这样描述自己。常克制自己的愤怒,克制到控制不了时,就会像火山一样爆发一次。因为我父亲总是愤怒,小时候害怕他发怒的样子,觉得不好。长大后各种教育下,又想自己成为平静温和的人。到头来,还是成了一座活火山。好事情,证明自己有旺盛的生命力。学会合理表达自己的愤怒就好,进行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