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文殊院|总有一个地方,直击你的灵魂

文殊院|总有一个地方,直击你的灵魂

作者: 星星文化驿站 | 来源:发表于2019-12-27 20:11 被阅读0次

穿过车流如织的街道,踏进文殊坊大道,蓦然看到隐在篁篁翠竹和古树绿荫下的青瓦飞檐。顷刻间,一切喧哗消弭,时间仿佛静止。

1.这里的一瓦一木,都是岁月的痕迹

文殊院并不算太大,但我用了整整五个小时去参观。灯火辉煌时分,在我眼中,这座屹立千年的古刹,已经没有了时间和地域的界限。

它的每一根木头,每一块石头,每一块瓦片,甚至每一处雕花,都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那是岁月的痕迹。

一片片本来是黑色的瓦,都长了一层薄薄的青苔,成了诗词里常说的"青瓦",或者"黛瓦"。而花花草草见缝插针地长在屋顶上。

这里有很多古老的树木,它们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

还有麻雀单脚站立在屋檐上,在上面打量着墙外行色匆匆的路人,再悠闲地用嘴巴捋着羽毛。

屋顶上的灰鸽子

偶尔有灰色的土鸽子在寺院里闲散地踱步,走两步停一停。有人走近,只要不妨碍它,就站着不动。一个淘气的小孩子凑近看,它扑棱一声就飞到了对面的钟楼。

时间真的很奇妙。佛墙外的世界,时间飞逝,一秒的驻足停留都是资源的浪费、效率的低下。佛墙内的世界,时间好像不存在,但青苔、飞鸟、花草又印证了时间并未静止。

佛墙外,我们普通人为时间的流逝、容颜的日渐苍老而忧心。佛墙内,每一块木头都黑灰斑驳,千百年的太阳晒过、雨淋过、风吹过。这些木头也曾年轻,外表崭新细腻。在经历悠久岁月后,它们不曾显得颓败,反而沉淀了历史的厚重、佛音的安定。在匆匆的生活中,我们如果像这些木块一样,心中安定,纵然年老,是否也是优雅的老头老太太?

空气里是檀香、草木的清香,就连木头也散发着太阳晒过后的味道,这一方空间真是人间净土。借用宝宝姐的一段话:

空间本无色彩,好在它没有色彩,才容得下我们赋予它各种各样的色彩。空间本无意义,好在没有意义,才容得下我们赋予它种种意义。

2.时间的伟大,在于它可以见证一切真实与浮华

文殊院位于成都市中心地带,古有"上有文殊宝光,下有金山高旻"的说法,长江流域四大禅林之首。文殊院始建于隋朝大业年间(公元605年—617年),最初叫信相院,距今已经有1400年的历史。历经唐、五代、宋、元、明诸朝。代有兴废,明末毁于战火。

清朝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慈笃海月禅师在荒废的遗址出结茅屋而居,苦行静修。相传,慈笃海月禅师德行高洁,在康熙三十年(1691年)某夜,入火光三昧而放光动地,感得文殊菩萨现瑞。官员乡绅仰慕禅师的德行,纷纷捐资兴寺。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慈笃禅师正式入驻信相院,并改寺名为文殊院。

据记载,康熙帝因敬仰慈笃禅师德行,曾3次宣诏慈笃禅师进京,禅师都以身体有疾而辞。康熙帝乃书写"空林"二字以及御笔《金刚经》、《药师经》等颁赐文殊院。慈笃禅师遂将"空林"命为文殊院别称,因此文殊院又叫"空林堂"。

文殊院建筑面积6万余平方米,木质建筑,六重正殿依次位于山门的中轴线上,气势恢宏、巍峨壮观。各殿堂镂空窗花,样式精巧。两百余尊铜铸、铁铸、彩塑、脱纱、木雕、石刻菩萨造像,工艺精湛、造型饱满。虽然历经战乱纷争,但保存完好。

院中珍藏大量珍贵宝物、典籍书画,其中以唐玄奘顶骨舍利、舌血《华严经》、发绣观音、贝叶经,以及康熙帝、果亲王、刘墉、张大千、谢无量、丰子恺、赵朴初、启功等大家书画尤为著名。

文殊院碑廊陈列着许多名人的书法作品

历经1400年,七个历史朝代,文殊院至今仍焕发着勃勃生机。就像宝宝姐说的那句话:"时间的伟大,在于它可以见证一切真实与浮华。"

的确,五年后、十年后、百年后、千年后,留下来的成了历史和传奇,绝大多数注定是消逝的沧海一粟。就像文殊庙,多次毁损,但因着人们的心心念念,又再次重建。

想起《廿一史弹词》第三段的秦汉开场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纵然成空,但历史上的高僧大德、英雄豪杰、文人墨客,奋斗过,辉煌过,拥有过。这对他们,对我们每一个人的一生,非常重要。

供灯台

3.入世出世,也不过一墙之隔

走出文殊院的大门,迎面而来的就是一排商店,买凉粉、锅盔、抄手……叫卖声、行人的喧哗声交织成网,与夜深寂静的寺院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里的商店,有高大上的品牌、中华老字号,也有卖米粉水饺的小店面,供君选择。仔细看这些店面还很有意思,一家卖丧葬物品的旁边是烟酒小店,然后是旅行社、布鞋店、米粉店。

一位重庆的女士在米粉店吃完,说:"你这儿味道挺好,就是米粉量有点少。你是依着成都人的量来的,我们重庆人饭量大!"老板娘笑着说:"下次多给你做米粉。"女士也笑着说:"你这儿生意还可以。"老板娘擦擦桌椅板凳,既谦虚又挺自豪地说:"我还可以。"

宁静的佛寺与繁华的闹市为邻,一直都是那么和谐。老百姓在佛墙外勤劳肯干,平实地创造生活,小日子过得喜气洋洋。到了岁时节令,老百姓们暂时放下劳动,走进文殊院,在菩萨面前虔诚礼拜,许下朴实热切的心愿。

或许这就是成都的包容,大雅大俗并行不悖,精神的追求与平实的生活总是相谐,其实入世出世也不过一墙之隔。

4.结语:旅行中,我找到了写作的意义

9月21日前,我赶完8篇长文、8个问答、11个微头条后,就陷入了一种困顿。不知道写什么内容,有了写作主题也不知如何展开。

因为总想着拿原创标,尽快争取青云,一颗心便失去了宁静。躁动的心,自然无法像镜子一样,条分缕析地映照大自然的光影浮动、人情世事的生灭来去,更无法察觉心里那如游丝般浮动的思绪与感受。那文章从哪里来呢?

大自然的光影浮动

体验了文殊院的沉淀,再回到俗世的繁华,我才了悟:写作的功夫在写作之外。

想写文章就写吧,哪管那么多名与财、套路与技巧。与其反复思量读者的喜好,过分在意推荐量、阅读量,反复考量头条的平台惯性,不如沉下心,静静捕捉心灵的触动,感悟自然人情的变化。

读一本书、见一个人、走一个地方,世间万象皆是文章。

或许,很多事情的功夫,都在事外。

作者:花卷儿,死磕问题,拒绝肤浅思考,坚持原创。公众号:一粒米成长空间。关注个人成长,聚焦自我认知、思维构建、习惯养成。

相关文章

  • 文殊院|总有一个地方,直击你的灵魂

    穿过车流如织的街道,踏进文殊坊大道,蓦然看到隐在篁篁翠竹和古树绿荫下的青瓦飞檐。顷刻间,一切喧哗消弭,时间仿佛静止...

  • 直击你灵魂

    不想面对自己,活得魂不附体。愿意面对自己,分秒铿锵有力。 别以为我们天天看镜子,就以为看到自己。要真正了解自己,只...

  • 记忆里的灵魂食物

    在知乎里看到一个问题“你吃过哪些直击灵魂的食物”,试着答了一下。 但凡能直击灵魂的,必定不是食物本身,而是食物所承...

  • 直击灵魂的歌者

    http://m.v.qq.com/play/play.html?vid=t0023s9vsbk&coverid=...

  • 直击灵魂的反问

    压抑自己 是我爱的太过 不想伤害你 还是我不够爱你 欲望不及理智更有力? 因为你的特殊经历 灵魂与肉体我到底该不该...

  • 直击灵魂的拷问

    我打开电脑 男盆友打开手机玩游戏 我电脑没有动 他游戏打了好几把 问我 你还日更写字嘛 我说要啊 他说那电脑关不 ...

  • 直击灵魂的自省

    蒙田说:“语言是我们灵魂的解释者。” 真正的教养,是一种深入骨子里的习惯。不需要经过大脑思考,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习惯...

  • 直击灵魂的可爱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梦见物品的经历,我昨天就梦到了,梦到了盯盯。 它是我的一位朋友送的,我们是在一个社交APP认识的...

  • 直击灵魂的文案

    ❶ 答非所问,其实已经是答了。——木心 ❷ 所谓命运,就是指身不由己。 ❸ 太阳不是突然下山的 我想你也懂。 ❹ ...

  • 一个直击灵魂的问题

    20200525 生活不管把你干到多少次,你总是会爬起来的,只是早晚的问题!这可能是大多数女人的情绪状态吧! 昨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殊院|总有一个地方,直击你的灵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qxjo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