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为孩子成长奠基
(一)中国幼教之父
陈鹤琴先生被誉为“儿童教育的圣人”和“中国幼教之父”,是二十世纪中国最杰出的教育家之一,与陶行知、晏阳初、黄炎培并称中国教育界的四位圣人。他曾留学海外,师从杜威,学贯中西,提出了“活教育”理论。
他十分重视家庭教育中父母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陈鹤琴对自己长子一鸣的成长发育过程作了长达808天的连续观察,并用文字和拍照详细记录下来。他天天亲自给儿子洗澡。他的实验室就是他的家;他的妻子和母亲是他的两位最得力助手;他的儿子则是他的工作“对象”、“成果”与实验中心。
他认为,儿童早期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关系着人一生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奠基作用。为此,他用科学的头脑和母亲的心肠为家长撰写了《家庭教育》一书。
《家庭教育》全书共12章,订立家庭教育原则101条,讲述了儿童心理及普通教导法,解释了各项建议的涵义。内容涉及小孩子从醒到睡,从笑到哭,从吃到撒,从健康到生病,从待人到接物的种种问题,并进行充分的阐述,给广大家长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合理化建议。
家庭教育,是一门艺术。要想孩子身心健康成长成才,家庭担负着举足轻重的奠基作用。健康身体,健全人格,以及良好习惯及浓厚兴趣均与父母的陪伴引导密不可分。
(二)了解儿童心理
婴儿出生之时虽有种种不同特点,但是大抵是相似的。长大以后在习惯、性格、责任等方面产生巨大的差距,“推其原因,不外先天禀赋之优劣与后天环境及教育之好坏而已”。
“至于知识之丰富与否,思想之发展与否,良好习惯之养成与否,家庭教育实应付完全的责任。”“然家庭教育必须根据儿童的心理使能行之得当。若不明儿童心理而妄施以教育,那教育必定没有成效可言的。”
小孩子是好游戏的,生来好动,以游戏为生命,“多运动,多强健;多游戏,多快乐;多经验,多学识,多思想”。做父母的,要为孩子准备良好设备和适宜玩伴,帮助孩子获得充分的运动和优美的影响。
小孩子是好模仿的,特别是家人的言行举止更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幼小的孩子。“若家中人之举动文雅,他的举动大概也是文雅的;若家中人之言语粗陋,他的言语大概也是粗陋的。”所以父母需要谨言慎行,一定要让自己的语言和行为起到以身作则的示范作用。
小孩子是好奇的。正如柏拉图所说:“好奇者,知识之门”。我们要尊重并保护孩子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多接触和多观察周边事物。
另外,小孩子还喜欢成功,喜欢野外生活,喜欢合群,喜欢称赞。给了我们很多教育案例和教育启示。
(三) 有效教导方法
一个个引人深思的教育故事,或正面或反面,都向
(四)细节体现关爱
爱,是一个动词。关爱子女,要采取积极行动,要让我们的爱体现在细枝末节中。陈老先生率先垂范,给我们做出了关爱下一代的良好榜样。
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关爱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