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远离劣质亲子关系
【摘录】
一个被揍的孩子体内会分泌很多肾上腺素,因为人感受到威胁时,自然会紧张。
冷暴力是父母给孩子带来的终身诅咒的。
斯德哥尔摩效应,指的是人质被绑架后,生死操控在劫持者手里,慢慢地,人质有可能会爱上绑匪。
如果我们能直面内心的伤痛,能意识到所有的不满都跟童年所遭受的伤痛有关系,吵架就会有建设性。
克里斯托多福•孟认为,两个人最近的距离是面对伤痛,如果你能直接面对自己心中最深层次的伤痛,就找到了解决你们矛盾的最好方法。
最好的方法是用爱来回应所有的伤痛。
我们寻找亲密关系的过程,实际上是在试图弥补我们童年时期受过的伤。
如果你真的足够强大,就会发现别人无法左右你的幸福。
卡尔•荣格说,潜意识如果没有进入意识,就会引导你的人生而成为你的命运。
总结与收获:
在与爱人之间争斗时,表达愤怒的方式时你属于哪一种?与长辈及与小孩争斗时又属于哪一种?
与爱人争斗时,属于“情绪抽离”,而与长辈争斗时,属于“攻击”方式,与孩子争斗时,与长辈方式一样。
当平级之间发生纠纷,为了不影响家庭和谐,会选择情绪抽离,可对方却说是冷暴力 那时百思不得其解,内里想的是为了大局不想发生争执,选择不理会,冷处理,可在对方心里却被理解为冷暴力。现在听来,不无道理。
与长辈争斗时,是从小的模式 只要有点不对,家长就会说:你这女孩子怎么怎么样,要通点道理。那时就觉得自己是个不讲理的人,如果不讲理,就不是好女孩之类。因此,后来终究成了老好人,学会了无条件的迁让。
与孩子的争斗时,会给她三次犯错机会,一旦过三,便会严厉斥责,语言暴力有过之而无不及。后来,在孩子的行为及语言中发现,孩子变得胆小, 没有自我,没有目标,在那时便意识到自己的管教出现了严重错误,开始去阅读,越读越内疚,错过了很多美好的事情,给孩子带来的无尽伤害。最值得庆幸的是给了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在小学生涯即使错误管教,孩子内心依然是充满阳光的。
通过阅读本章节,明白了在以后发生的争斗中,学会用建议性方式吵架,从改变自己开始,用爱而爱,让孩子做个有力量的少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