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被责骂、惩罚、羞辱,或者他们试图获取他人的关注的行为是徒劳的事,就会产生离家出走的想法。
孩子当时的想法可能是令父母着急:“他走了,我们失去他啦,我们如此严厉的对待他到底有没有必要?”孩子会甚至想象出父母痛苦的样子,并为此感到开心。
通常,孩子宣布这个决定的状态是非常戏剧化的,目的就是看有没有人真的在意他。然后孩子可能会气呼呼地回到房间,开始把一些重要的东西打包。
事实上,他有可能会在走出房间之前改变主意,或者可能会多下楼梯走到大门口,内心暗自希望父母会制止他。
他也许会再次大声宣布他真的要走了,而且真的不会再也不会回来了。他关上大门的声音是如此之响,以至于家里的每个人都能听到,他会沉重的走下门口的台阶,回头看看是不是有人会过来制止他。如果没有的话,他可能会在自己家和邻居家房子边坐下,或者如果他非常不安,也有可能去附近的朋友家。
如此这般“离家出走”的小孩是在与父母发生冲突后,试图寻求某种程度上的安慰,父母是在乎他的,他也可能想通过这样的过程感受到自己的强大,而不是弱小无助;在离家出走的背后也有愤怒:“如果你不在乎我,那么我也不需要你。”这仿佛是他通过行动在诉说的内容。
父母当然要密切的关注孩子,如果父母自始至终可以看到孩子或者孩子所前往地方非常安全,那么他可能会受益于这样的冷静时刻让自己复原。
如果他们要马上回来,父母要找到她,并向她保证父母是爱他的。无论发生了什么,父母都不能在这个阶段和孩子一般见识,相反要认真对待他们的感受,而不是贬低他们。
如果他去的地方超出了父母目力所及的范围,或者独处对他而言有诸多的不安全因素,那么就必须马上找到他。
当一个年纪较小的孩子冲动、愤怒或者压力重重的走出家门时,父母一定要追上他,并且立马“抓住”他,这是因为小孩子行为并不能被预测,而且可能是危险的。
无论是上述哪种情况,迅速带回孩子之后的首要任务就是安抚他,帮助他平静下来;而下一步则是确保孩子知道那些在乎他的人依然是在乎他的;在他准备好的时候,让他有机会去了解究竟是什么东西在困扰着他,并给予他更多的帮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