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我们没谈过的事》读后感
小说从女主人公茱莉亚准备结婚,通知关系疏远的父亲,父亲却死了,葬礼和女儿的婚礼是同一天,女儿延期婚礼。父亲下葬之后,却收到和父亲一摸一样的蜡像似的机器人开始。
在母亲死后,朱莉亚一直渴望得到父亲的关心,父亲却一直忙于工作,忙于生意。朱莉亚心灰意冷,父女关系惨淡。
就连女儿的婚礼,父亲也出席不了,还把葬礼安排在女儿结婚的时候。连给父亲主持葬礼的神父也是本来要给女儿主持婚礼的。朱莉亚的眼里一切都是那么讽刺。
父亲生前忙于工作,身后事却是凄凉的,出席的人,只有女儿,未婚夫,父亲的秘书,女儿的好友,还有神父五个人。“这是旅行家和独行侠的不幸之处。亲朋好友只是散布在世界各地的泛泛之交......而这些人很少回大老远赶过来参加葬礼。在生命的这一刻,他再也不能为任何人服务,也不能再为任何人带来好处。人,生也孤独,死也孤独。”
父亲死了,朱莉亚感觉终于摆脱父亲的阴影了,再也不需要他来肯定自己。却意外收到父亲的礼物,一个和父亲一摸一样的蜡像,可以跟自己交流,弥补父女失去沟通的那几年,“让我们从永恒中偷几个小时过来,一起分享那些我们没谈过的事。”
父亲说服了她,父女俩一起去旅行。在旅行中,父亲帮助女儿找回初恋,同时父女俩和好如初,朱莉亚开始理解了父亲,父母会做一切自己能做的来保护自己的孩子。父亲当初拆散朱莉亚和初恋,就是不希望朱莉亚生活在德国的专制下,没有自由。而如今帮她找回初恋,是希望她能面对自己的内心,找到真正的归宿。
这是一本关于父母之爱的书,虽然关于母亲的部分比较少。母亲生病的时候,忘记了父亲,但仍然记得女儿。
中国式的父母,高中考大学的时候,担心孩子考不上大学;大学毕业,担心孩子找不到工作;工作以后,担心孩子找不到对象,四处托人看有没有合适的;孩子终于结婚了,又希望孩子赶紧生孩子,趁他们年轻可以带。似乎,父母从来没有征求过孩子的意见,一直在跟别人家比,跟时间比,从来没有说过你喜欢就好,你想做什么都可以。
很可惜,我的父母就是这样的。记得工作一段时间之后,把父母接来一起住。那时候还没有男朋友,妈妈天天担心我嫁不出去。一起住之后,从每周一次的唠叨变成了每天的唠叨。觉得父母特别特别烦,为什么不过好自己的生活就好了,还要干涉已经长大成人的孩子,每次的唠叨总会以争吵结束。
有了男朋友之后,很快就结婚了,为的就是逃离父母,不在天天听唠叨受管理。想回父母那就回去,不想回去的时候不回去。每次回去,父母的话题反倒成他们最近过的怎么样,认识了什么人和什么人玩在一起。凡事干涉自己生活的事情,我都是一句别管了顶回去。似乎,有时候怀疑自己没有跟父母没有好好沟通过。可是实际上,每次的沟通,他们都是一句,我们是为你好,改管还是得管告终。
有时候,婚后过的不快乐,会怪在父母身上,如果不是你们天天催,我能结婚那么早那么快嘛。
其实我们可以说不的,哪怕让父母不开心,我们的人生毕竟是自己的。“我们可以抱怨自己的童年生活,可以不停控诉父母早就我们的所有缺点,可以把生活的苦难、性格的脆弱和胆小全都归咎在他们身上,但归根到底,我们要对自己的生活负责,我们要成为自己想变成的”
所以朱莉亚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而不是父亲安排好的。而我不跟父母一起住还给他们养了一只猫,父母的唠叨少了,我们之间的争吵也少了。
父母之爱,一直如影随形,是甜蜜的负担。也许,总有解决方法,让孩子和父母和平相处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