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论语》里有这么一篇,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大概意思说的是:“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一定要有去处。古时候,交通不便,一个人一旦出门游历,用时较长,有时一年半载,有时三年五载,而且一旦出门离开了家,和家人的联系就只能靠鸿雁传书了,所以古诗中有许多思乡之作中往往提到鸿雁。
”朱自清的《背影》中,那个父亲的背影更是啃噬着每一位游子的心。《游子吟》里面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更是如影随形。
这些看作是孝亲的善意提醒,让作为子女的心有牵挂。
母亲这个角色,是自己也当了孩子妈之后才深刻去理解的。以前只知道母亲也不容易,操持家务,劳作田间,相当辛苦。母亲爱唠叨,我觉得不厌其烦的话就不搭理,她总是说我任性。
老妈对我的教养一直是放养的,不管束。那个年代操心的是柴米油盐,也没有时间来管教,塑造了独立,懂事的我。
网友评论